六斤,一年在两千斤左右的用量。

这只是京城的一家店,销量完全能覆盖霍家人流放的村子和旁边村落。

霍家人对本村麻椒情况如数家珍就罢了,连周边村落也知道,看来是打过交道,不过也是,村落之间离得近大多会通婚,加上其他的原因,会多有走动,霍家毕竟不是安居一隅的人,又上过战场,观察自然比普通农户仔细全面。

也或者,他们在流放之地也在寻找生机,给自己以及当地人寻求一份能赖以谋生的生计,如今他们回来京城,重回富贵,却仍惦记着巴蜀流放之地的村民,所以才会在听到她开香辣火锅店时主动找上来。

替他们寻找一份生计。

“花椒晒干透的一两八九十文,麻椒一两定在四十五文,你们觉得如何?”

“一两,四十五文?”霍青杨咽了咽口水,重复的问道。

他当然知道花椒贵,但麻椒能卖上四十五文的价是他没想到的。

毕竟花椒再贵,皇家权贵富贵人家都会买,不会为了便宜,转而去买麻椒;

麻椒无人买,无人买的东西,在山林枝头那就是杂树野草,沈清也愿意给四十五文的价吗?

在商言商,说实在话,就是十几文,甚至几文一斤,穷苦农户也愿意付出大把工夫去采摘晾晒卖,毕竟卖出去就能有银钱收入。

其他人也想到这儿,霍老将军代表霍家众人说道:“你不用看在我们的面子上出高价,你做生意不挣银子怎么行?”

不能他们霍家的恩情,转移到沈清身上,她开火锅铺子挣银钱是主要目的,而且租赁铺子、伙计工钱哪哪不是一大笔支出,总不能为了帮他们还要高价购买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