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里村的人正在协力做木桥。

只有先做好木桥,沈清一家的牲口和家当才能不用绕路就运往对面去,不然就要重新拉回入口处才能过去。

他们这边有雷家和曹家踏出的路,无论走路还是板车虽艰难但起码能通行,而河对面杂草丛生,草比人高,别说板车了,就是人穿行其中也不好走。

徐红梅一边用力将两根手臂粗细的木头紧紧绑在一起,一边忧心忡忡的劝:“你真的想好了?咱们这边一起多好。”

沈清江水江雨也在绑树木,听到徐红梅的关心,宽慰道:“没事,对面现在荒着看了吓人,等收拾出来就好看了。”

李娥小小声嘀咕:“可收拾也比咱们这边累。”

别的不说,就说通行的路,她们这边九户人家一起修,又快又不累,沈清那边只有他们一家,能不累么?

算了,沈清考虑好了。她再说不是给人添堵么,等自家这边弄的差不多了,到时让哥几个去帮忙一起收拾吧。

出力比出嘴管用。

第183章 做木桥

木桥相对石桥拱桥来说算是非常容易的了。

没有铁丝铁链,先用麻绳代替。

为了防止麻绳断了木头一瞬间散架人跌落河里,所有木头先是两两绑在一起成一对,再一对一对的绑在一起,最后再在最外面缠绕几圈麻绳固定。

这样即便其中几处麻绳磨损断掉,也不会一下子散架,给了修补的时间。

沈清想的是等后面毛笔工坊有了收益,顺势买回铁链将所有木桥重新加固一遍,目前要啥没啥、什么都缺的情况下只能先凑合着用。

而制作木桥,村子上除了太小的幼童,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了。

汉子们伐木,半大小子捞木头抬来,姑娘家将木头按照粗细不同分类,妇人们绑麻绳……

傍晚时分,五座木桥完成,伐木的汉子们也都回来了,由力气大的汉子们合力搬到河岸上摆放好,又在木桥两旁钉上木桩子固定住。

关木匠仔细检查,确认很是牢固后,指着河岸两旁用于固定的木桩子说道:“搓一些草绳,从这头的木桩拴到另一头,一侧绕个几圈,孩子们过河也就不用担心了。”

麻绳数量有限,要省着点用,草绳却是随时用随时就能搓出来。

“好嘞,晚饭前咱们把搓出来弄好,你们就放心吧!”

一共五座桥,两户人家负责一座,各家人数都不少,人多好干活,确实能在晚饭前弄好。

沈清和关家搭伙负责一座桥。

别人看来总觉得沈清吃亏,但在沈清看来却是她总在占关家的便宜。

关家人口虽少,但个个勤快不说还任劳任怨,尤其关小山,不做活的时候就帮忙看着两个小娃娃,这比她几个儿子管用多了!

一双手更是巧,此刻江水负责去收集杂草,关小山搓草绳,只见杂乱的野草在他手中没一会就变成细密又紧实的草绳。

搓好一条后,由江向东江向西拿去绑好。

这边,江向南向北向中拿着镰刀弯腰割杂草。

这些草也不扔,挑出嫩的喂牛驴,牛驴不爱吃的晒干引火做饭。

现在不比逃难路上,那时割多了带不走只能丢弃,如今不管什么,只要有用,那就囤到多多的,再多都不嫌多。

沈清江雨关丽先一步过去收拾出一片空地做晚上的吃食。

晌午随便冲了炒粉填饱肚子,不到傍晚肚子就饿的咕咕叫。

沈清对两人吩咐:“晚饭属于咱们新地新家第一顿,做丰盛些,每个人都吃的饱饱的!”

“嫂子,咱们哪顿吃的不是肚子饱饱?还要如何丰盛?”江雨浅笑问道。

她们路上逃荒的吃食,比以往村子上好多人家吃的都好。

除了赶路的那几顿,其他时候每顿要不有肉要不有蛋,实在没有猪油也是足足的,也就晌午一顿吃的不好,嫂子就心疼她们了,找个由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