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凑了上去.....
*
晚饭过后,天边还有余晖。
江家汉子抓紧时间去捡枯枝割茅草,爹说了现在一日三顿,今晚得将明早的柴火准备好,这样负责做早食的妇人醒来就能做,不影响出发行程。
茅草则是铺在地上隔绝湿气,他们汉子还好,垫上草席在哪睡都成,可女子孩童身弱,可不得注意些么。
江英正在铺设草席和褥子,抬头就见沈清过来,忙热情招呼:“快来,我和爹爹正等着呢。”
本来说收拾好睡觉的地方安置好孩子们就去找沈清,想不到她先过来了。
沈清知晓这是想一块去了。
果然,江二爷开口道:“现在水灾刚开始,灾民手上大多有银子有粮食,并且咱们属于最上方,北上在他们前头,目前按讲是安全的;
只不过受灾严重的地方,估摸什么都冲走了,他们孤身赶路,比咱们拖家带口前行必然脚程快多了,且越往后面粮食钱财减少也就越危险。
再来,就怕原本的恶人借着水灾为祸一方,咱们不得不提前提防。”
沈清无比赞同:“好啊,我第一个赞同!二叔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只是下午商议队伍排序时二叔怎么不一并说?那时每户当家做主的人都在,说了岂不是省事?
江二爷将自己的想法说出:“白天尚可,主要是夜晚,我的意思是必须安排人守夜,只不过熬夜的滋味不好受,白天还要赶路就是铁打的汉子也吃不消;
和你说是因为只有咱们四家有大牲口,老三老五家我提前知会过了,咱们四家轮番让出辆车,供守夜的汉子白日里补觉,你意见如何?”
沈清明白过来,怪不得下午人都在的时候没说,是因为要先问过她同意与否,再告知他人。
守夜她是一万个赞同,毕竟之前只有她和关家夜晚也守夜,出门在外,人和野兽各类突然意外都要防范于未然,可不得守夜么。
只不过,“咱们四家有牲口拉车,壮劳力足够,即便能够补觉,可其他人家缺个壮劳力拉车,吃得消吗?”
第111章 两村一起
江英抿了抿唇,担忧的看向她爹。
哪能吃的消?
村子上的情况是除了他们江家和冯家,其他人家汉子们要不拉车,不拉车的挑装满的箩筐,即便妇人也得背着装满东西的背篓。
哪怕五六岁的孩子都得自己走路,实在走不动了妇人抱上一小段路,过后还是得自己走,因为大人也在负重前行,根本没体力顾得上!
仅仅两日,已经苦不堪言。
后面将近两个月在路上,吃不好睡不好越往后面只会越疲累,她都不敢想往后的路程怎么办.....
江二爷长长叹了口气。
他也没法子。
大家都太穷太苦了,底子太差,买不起大牲口,赵洪秦三家就连板车还是给沈清做活才能多置办一辆,不然路上更加寸步难行。
他和老三老五三家也是托沈清的福,做生意买的大牲口,即便能帮他人,也有限。
沈清瞄了眼愁眉苦脸的两人,说出自己的打算:“汉子们白天不仅仅是拉车,对上其他灾民恶人还能震慑;
夜晚真遇上事了,所有人都得起来,守夜的人只要能吹动哨子就成;
出来这些天我们也有守夜的,是小山和向中,二叔你俩觉得用他们这个年岁的咋样?”
江英眼睛亮了!
十二三岁的小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晚上不愿睡觉白天起得早,还特皮,管都不好管,生怕路上窜到哪个树林里摔了磕了掉队了。
用他们好啊,不占用壮劳力,他们有事干,白天补觉大人也省心!
她着急道:“成,非常成!咱家的几个小子全派上,省的淘气。”
哎呀,沈清这提议简直戳中了她心巴,别人家的半大小子要背东西,他们家买了头牛,又买了头驴,加上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