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州府,也就是山遥路远,还没法将这些东西都运出去。
现在木工厂已经不全靠着这两样东西挣钱了,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这两样关于农作和粮税,有利于民生。
沈若顾允在和村长以及族老们交谈之后,又在村里开过一次大会,最终决定将这两样东西无偿捐献给县太爷。
刘大人知道这消息之后哪里赶接,劝他们直接将这东西呈交圣上。他为官清廉,爱憎分明,不可能心安理得拿他们的功劳去邀功。
沈若却摇了摇头,笑说:“我们不想太过招摇,只想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虽然只有这两样东西能帮助的人有限,但是能叫人轻松一点是一点。只要大家都吃饱了穿暖了,’天下大同‘也许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刘大人看着他连道了数十句“好”。
沈若家的青砖瓦房因着重工,哪怕刘麻子他们手脚再麻利,也到了现在才造起来一间堂屋,四间屋子,上面先盖上了梁和瓦。等来年开春之后再继续往外盖往上盖。
冬天气温很低会很不好过,沈若便叫刘麻子他们砌上了炕。这东西在北方比较多,南方却很少见,不仅他家建了,村里也有不少人家也跟着建。
图纸是沈若画的,先前也是做了个小的试验,结果效果很好。村里人里头也有知道这东西的,烧柴火之后躺上去热乎乎的,大家自然也想过个暖暖的冬日,只要家里攒了钱的都砌上了。
反正柴火山上多得是,大家只要空闲了就上山砍柴去。
只有沈二里一家欲哭无泪,怎么全都来跟他抢生意了?
但其实他的生意也没有被影响,大家要的柴火不需要太均匀,只要是干燥的,哪怕是枯枝烂叶都是可以用的。
现在开始下雪了,已经有人家开始烧起了炕,隔着垫背躺在上面舒服极了,也不出门就站在门口时候逢人便说这若哥儿想出来的炕床有多好多好。
沈若家的青砖瓦房还没算正式落成,只是提前造起来几间供他们住一个冬日。便没有办乔迁宴席,只是家里人聚了聚,吃了顿若哥儿说的叫“火锅”的东西,他们便都搬到了青砖瓦房里头去住了。
柳兰香也被接了过来,她自个儿也有一间屋子。
二狗现在还是跟爹娘睡,但等来年开春之后,他不仅会有自己的屋子,还会有一间小书房。
也会给小云吞预留一间屋子。
沈若和顾允也有单独的书房,他们要撰写书稿和画设计图,需要专门的、安静的地方。
日子就这样忙碌且充实的过下去,彻底入冬之前,哒哒哒地马蹄声响起,沈家村迎来了贵客。
沈村长穿着厚实的棉袄出来找沈若他们,直言道:“贵人来了,点了名要见你们呢。”
沈若和顾允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现在沈家村通到官道的路建成了,通到镇上的路也好了,算得上是四通八达。那学院现在因为冬季雪天便放课了,要不然会很热闹,到处都有小摊子摆起来。
未来沈家村要多建一些整齐的屋子,用来出租也好,用来当铺面也好,只要有人就会有进项。沈若脑海中有了许多规划,同村长一路走一路说。
顾允时不时也说上几点,全都是有理有据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