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里他画了许多图纸,全都是为了“念宝”做准备,画出来的图样比起“珍宝居”的和给“阑珊”的赠品要更加精细重工,叫人一瞧就能看出有多用心。
做这些东西的人自然需要最优秀的绣娘来做,除此之外还囊括了,书法、绘画、雕刻等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每一样看起来都耀眼夺目。
所有的东西又好看又有巧丝,并且有许多只做一件,售完截止。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孤品。
而且沈若还提供私人订制,无论是书法、绣花图样、乃至衣服,都能定。他会找到最优秀的人来做,只要是“念宝”出品,那必然是精品,且世间无一撞款的。
这宣传一打出去,瞬间就吸引了镇上员外郎和员外郎家里的夫人小姐们的视线。
不仅如此,“念宝”还和“阑珊珠宝行”合作,就是要这世上独一无二的首饰,也能设计并做出来,而且包客人满意。
服务理念便是“顾客至上”。
沈若拿下那两层楼之后就开始装修了,虽说是古代高奢店,但他不打算弄成那样暴发户似的装修,反而装修的更像是文人雅居的地方,所有的细节都是他和顾允一同敲定的。里面还有不少小细节是小云吞抱着什么小玩意儿不撒手,沈若就买了几个放在店铺里头,瞧着还多了几分童趣,但是一点儿也不违和。
毕竟自家崽崽就是“念宝”啊,总是要有点参与感的。
储水镇上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沈若的“念宝”落成了,几乎所有镇上人都聚集了过来,他们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的铺子,里面的每一样商品拿出来都叫人挪不开眼睛。
但是价格也不是寻常人能轻易买得起的。
只是看了那做工和所用的材料和绝妙的设计,大家又觉得就该是这个价格。
除了摆出来卖的商品之外,沈若还在二楼搞了一个竞拍,以拍卖会的形式,呼吁大家都来参加,所得到的善款全部用于生计、学堂、医馆、还有孤儿堂这些地方。
这样的善举叫镇上人传颂,官府也乐意同他合作,这些是富人们的善心,在加上官府的银子,便开始大兴土木,修路、造桥,给穷困的乡民更多的优惠。
沈家村无疑是发展的最好的,沈若用筹集的那些善款在沈家村兴办了一所学堂,这是顾允的梦想,那些钱自然不会够,但是他们贴一点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所学堂招收的学生都是穷苦的村里孩子,还有哥儿和姑娘也可以来进学,学费分文不取,只需要交上一笔餐食费用。
这消息一出顿时轰动了十里八乡,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接收的,也是要接受考核。
顾允同沈若商量许久,有些孩子喜欢念书也有天分,自然可以入学。有的孩子的天赋点却不在念书上面,完全可以学别的才能。
于是在学堂边上,还开设了一个另类的学堂,在这里面教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算账、做生意、雕木头等等。
刘大人知道后乐得找不着北,沈若和顾允这两个年轻人一次次给他惊喜,做这两件事他用自己最大的权利帮衬,还号召其他的有识之士能够一同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沈家村小学和沈家村有才学堂就这样成了半私半公的地方。沈家村的荒地很广,还能做操场,兴建各种场所。
所有设施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赶在大雪到来之前,建好了。学堂也开课了十五天,这些日子只是试运行,效果很好。
刘大人甚至亲自来沈家村看过,给予这些孩子们鼓励。
他来的时候还同沈若说了傅亦和陈作舟的身份,直言他们先前就同自己说起过你,你们的才能着实叫我另眼相待,难怪他们如此关注着你们呢。
沈若有些惊讶了,他只知道那是大儒和大儒的学生,还怪喜欢吃自己做的卤味的,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有那么厉害的身份。
顾允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而且他们竟然派人过来买过不少“丰粮筒”和“若斗”,现在这些东西已经推广到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