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跪地请求责罚。
刘新固饶了这群属下,倒是对沈家村起了浓厚的兴趣。这两人先前在老师和小侯爷的嘴里也听到过几次,昨日老师来信还说要他问问那沈家村沈若做的“木箱子漏斗”做出来了没有?开始售卖没有?能不能多买几个给他送过去?一连好几个问题,让刘新固越加好奇了。
他不禁想这两个人究竟是有什么神力?不仅当过公堂上的苦主,又两次帮了苦主帮了官府。而且还入了付大人和小侯爷的眼!
这沈若和顾允可真是奇人哉!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早点更新祝大家小年快乐耶!昨天忘记了是北小年,所以今天南小年一并补上~爱大家!
第187章
接连两日镇上“珍宝居”都没开摊, 茶楼里猜测什么的都有,只因“珍宝居”开摊之后名气传的广,还有不少人慕名过来想买东西的, 结果正好撞上摊子不开的时候。
好些人在说“珍宝居”就像昙花一现,没两日就不见了,也不知会不会继续摆。
先前买到书包的人有些庆幸自己下手快,那些还没赶上买的人就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早点去买。现在镇上人出门只要买了的都爱背上书包出去,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其他百姓。大家是真心觉得这东西方便好用, 还能装。
特别是有一种“书包”里头是夹层油布的,拿来装早市上买的猪肉都成, 到时候只要把油布那面翻出来洗洗晒干又能继续用!
而且这背着的包叫做“书包”一听就有文气, 镇上读书人几乎都人手一只,大家最推崇读书郎了,他们用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而且到手之后用了便知道这“书包”究竟有多好用。
只要买了的人, 他们人人都成了活广告。没买着的人瞧见了想看看,买着了的人就拿出来炫耀, 背着书包出来逛都能收获不少注视呢!让人暗戳戳想要炫耀的心理满足地不得了。
不怪它先前能在镇上流行那么长的时间,这东西啊,嘿还就真是好!
而“珍宝居”作为当初集市上头一个卖书包的, 现在镇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小摊的名儿。读书郎还为这摊子和书包写了不少诗词, 供人传唱。
要说以前书包火的时候, 镇上买不着原版只能买到别人仿制的,大家觉得也就那样。但是“珍宝居”出现之后, 两日便卖出去上百只书包, 这下子一时之间火遍全镇。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 还爱攀比, 人家有的自己也想有,好东西谁不喜欢呢?况且那书包不贵,最便宜的抽绳水桶包一贯钱一只,那有雕刻图案或者字的纽扣书包才一贯半!但是这书包质量好,要是使用的爱惜些用上个四五年不成问题的!
这么实用,价格又不贵,对百姓来说是多么的划算,简直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啊!
许亦方偶尔坐镇自家布庄的时候,都有客人上门来询问“珍宝居”何时再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