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箱子,四边都有把手,那木箱子侧边雕了简单的云纹,整个物件儿都被打磨的格外光滑。

虽然大,但瞧着却不笨重,反而格外的精致。

“这就是‘木箱子漏斗’啊,还真是跟名字一样一样的。”周围人惊讶说道。

沈家村村长气沉丹田,介绍道:“各位,在你们眼前的这个物件就是之前说的‘木箱子漏斗’,现在我们村的顾秀才给取了个新名儿,叫作‘若斗’。”

“是‘沈若’的‘若’么?”有人问道。

村长道:“是也不是,‘若斗’谐音‘漏斗,’若‘有’像‘’相似‘的意思,再加上是咱们沈家村沈若发明的,正好就叫这个名儿了。”

“哇,感觉很妙啊!”

“这名儿取得可真好。”

本村人也觉得很好,“若斗”这个名字叫起来也好听好记。

“这个咋用啊?”有人急不可耐地问道。

村长让村里几个汉子来帮忙,将箩筐都摆放好,先将最开始每村每户中称粮税的流程演示了一遍。

两个青年人合力将箩筐中的粗粮倒进青铜鼎中,抹平后,再用力抬起青铜鼎往另一个空的箩筐中倒。这就是“一鼎粮”。

这没什么稀奇的,每个村里都这么做,瞧着那俩青年人一边喊着号子手臂上抬起青铜鼎时候的青筋,还有倒那鼎里的粗粮时候弯着腰,顿时觉得自己也在跟着使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