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明白她这是在提醒他,多去刘淑妃的翊坤宫。他登基一个月来因为要守制,不在后宫留宿,只是偶尔去坤宁宫和萧宜岚吃饭,还有李贤妃那里,也偶尔去看看。翊坤宫却是一次也未去。
皇上淡淡说道,“儿子知道了。说起来刘淑妃自年幼时便刁蛮任性,您和舅父都宠着她,听之任之。只是现在是在宫里,宜岚是皇后,她是妃子,尊卑有别,她总该收敛些性子才是。她与您亲近,母后便多劝一些她吧。”
太后顿时脸色不虞,“婉心身份哪里比萧宜岚差了,她是堂堂太后的侄女,怎么就得对萧宜岚卑躬屈膝了?皇上舍得,哀家可不舍得!”
皇上看着太后义愤填膺的样子,心中无奈。她是在宫中呆了大半辈子的人,最是懂得宫中尊卑规矩,也是最重规矩的人。偏偏到了刘淑妃这里,便是什么规矩都不论了。
皇上叹了口气,“母后,您当年是贵妃时,对皇后也是恭敬有礼的。怎么刘淑妃就不行了呢?”
太后声音抬高了些,“她怎么能一样?皇上,当初你和婉心原是有婚约,要娶她为正妃的。他也是堂堂侯门女儿,最后却给你做了侧室。就凭这份亏欠,我们就不能再让惋她受委屈!”
“母后,当初可是您替儿子求娶的宜岚,怎么反倒成了儿子的不是?”
皇上起了身,他和太后所有的矛盾点,都集中在刘淑妃身上,只要涉及她,基本都是不欢而散。
“儿子还有许多折子要批,先告退了。”
“你先别急着走。”太后换了和蔼的口吻,“如今你已除服,后宫里该添些新人了,你可有什么想法?”
皇上又坐了下来,“虽说已经除服,可父皇才大行一个月,不宜大肆采选,还是再等等吧。国事繁忙,朕也没什么心思去后宫。”
太后嗔怪地瞥了他一眼,“这怎么能行,你是皇上,就该子嗣繁茂才是,国事是大事,子嗣也是大事。”
皇上暗自腹诽,你既然重视子嗣,可是先后对朕两个子嗣下了手。
太后继续说道,“你不想大肆采选也可,就从大臣的女儿中挑几个进宫,堂堂皇上,哪能就那么几个妃嫔。”
太后从一开始就没有大肆采选的意思吧。
皇上摩挲着扳指,心中了然,“母后看中了哪几位闺秀,便说吧。”
太后笑着说道,“一位是你表妹宛宁,你也见过她几次,性子最温婉娴静不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哀家看着,是最贴心不过的。”
皇上掩下眼中讥讽,“母后是打算把刘家女儿都嫁给儿子不成?朕记得当年还有一个二表妹宛灵,与刘淑妃孪生姐妹,若不是她当年落水身亡,怕也要纳到儿子后院了吧?”
说起来这位宛灵表妹,人如其名温婉灵动,他少年时对她倒是颇有好感,甚至生出了娶她为妻的念头。她落水身亡后,他还难过了好一阵子。
太后脸色黯然,沉默了片刻方道,“既然宛玉活泼不得你心思,便给你选个娴静的,总归你是要充斥后宫的。”
※※※※※※※※※※※※※※※※※※※※
作家的话
章节有改动,今天发的晚啦,小仙女们见谅~~
☆.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人
刘宛玉当初得罪了荣国公夫人,被贬斥,他已经是许久不见。他登基之后,太后便下懿旨给她封了修容,属二品嫔妃,赐了宽敞华丽的景玉宫居住。太后毫不掩饰自己对刘家女儿的偏爱。
他突然有些好奇,除了刘家女儿,还有谁家女儿能入得了太后的眼。
他淡声问道,“母后还选了谁家女儿?”
太后见他主动询问,以为他起了兴致,脸色便带了几分笑意,“还有柴大将军的女儿柴姝,是个可人儿,很讨人喜欢。明日哀家招她进宫说话,你见了定然会喜欢的。”
柴大将军,在信阳候伏诛后接手锦安大营,手里有六万兵马。虽说受兵部节制,可兵权也是实打实的。看来他是和安国公刘祁达成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