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这倒不像是恩赏,更像管理。

在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有机会。

所以这一部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还整理耀武扬威,便不足为奇了。

也有人说?,那不是还有第二类监生,由各地官员推荐上来。

各地官员推荐?

察举制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搞到现在,所谓推荐的好学生,基本是各地官员跟当?地士族的利益交换。

白台州也不例外。

推荐过?来的,都是当?地大族子弟。

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机会。

故而所谓第二类监生,则是各地的土皇帝。

京城的权贵子弟,跟各地的混世魔王们凑到一起。

前者有权,后者有钱。

国子监里横行无忌都没问?题。

这国子监若不是夫子们至少都是进士,那是真没办法的。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真正有家世的进士,根本不会去国子监清闲教?职官员。

他们如?何压制得了这些有背景有财力的子弟们?

幸好那国子监在天子脚下,否则会惹出多大的祸事,谁都不知道。

其实看看白台州州学就知道了。

那些蓝袍大王们,都敢顶风作案,故意捉弄特招过?来的书生,考试的时候都敢捣乱。

而这些所谓的蓝袍大王即使家世显赫,也没被送到京城国子监。

可见去国子监的各家,比他们这些人厉害多了。

皇上想要?整顿士风士气,就要?找个?突破口。

所以选择真正的良才,进入京城国子监,就是最好的选择。

去年放出风声,说?皇上喜欢读书好的人才,便是一个?试探。

今年的各地州试府试文章送到京城,皇上跟首辅直接从这里面?选人,由皇上钦点,送到国子监。

因为事发突然,很多官员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以至于想要?以次充好的机会都没有。

但皇上跟首辅也是谨慎的。

南正国全国范围内,也只选了四个?新秀才,都是文辞俱佳,文章里颇有些想法的。

想让他们过?来试试,看看情况如?何。

原来是试验品。

皇上也是好狠的心。

不过?文家跟纪霆,还有纪伯章分析。

确实拿他们四个?做实验,想让他们正一正国子监读书的风气。

若有效果,便会大量选拔真正的人才。

若没有效果,也不会亏待他们四人。

只要?皇上照顾,即便耽误几年科举,也不会阻碍他们的前程,甚至会让他们更进一步。

文家就是知道这些,所以等着接纪霆去他家读书啊。

顶多一两年的工夫。

以皇上的性格,不会袖手旁观的。

再?说?,国子监的夫子们,多半也会帮他们四个?,肯定能学到真才实学。

去国子监,既是学习,也是磨炼意志。

更是提前进入皇上的视野。

纪霆无奈。

好处说?完了。

坏处呢!

坏处是要?跟一群纨绔子弟在一块读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