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心里那句,以正国子监读书之风气。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劲。
国子监读书的风气,很差吗。
比之前的州学还要?差?
这怎么整顿啊,他没那能力。
算了。
反正躲不开,去看看再说。
作为纪家姻亲文家,倒是提前收集了国子监的情况,整理之后送到纪霆这里。
纪霆翻开厚厚一本册子,然后又合上了。
自己千躲万躲,不想去风气极差的白台州州学。
现在好了,来了个州学至尊升级版啊。
第61章 第 61 章 风气【二更】
第61章
文家也没想到, 他们整理的册子,对纪霆有这样大的影响。
文家当?然是好心。
毕竟国子监那些事,外人很难知晓。
可他们家夫子众多, 也有在国子监任职回来的,故而多说?了些。
他家想着对纪霆肯定有用,便整理好送来了。
不管那国子监内里情况如?何,皇上的重?视,以及纪家的前途, 都是很明?显的。
虽说?纪霆不能去文家书院, 但对文家来说?,其实是赚了的。
若那国子监真的读不成书,以后再?请纪霆来自己家,那不就行了。
谁让两家就要?结亲啊。
以后换学校, 肯定先换他们家的。
文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觉得纪霆在国子监读不下去,然后再?来自己家, 是有其原因的。
这个?原因并不在纪霆身上,只出在国子监。
要?说?国子监这种官署教?学机构,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五帝之?学,那时候叫成均。
接着便是周人立太学,太学这个?名字, 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可太学又分东西南北四个?学,具体名字不尽相同。
之?后屡次改名,单在汉, 晋,便有太学,国学, 国子学之?称。
这些名字,其实至今也有沿用。
世人说?国学,必然想到的是各类儒家经。
再?之?后的国子监,同样能看出名字的含义。
机构成立,便是为获取真才以为邦国之?用。
这种想法自然是好的。
本朝建国初期,也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
但凡充实里面?的人才,皆有自己的才干,出了不少能臣。
而里面?的学生皆被称为监生,一般是两类学生组成。
其一并无功名,由皇上恩典进入其中,多少是朝中有功之?臣,用于奖赏各家子弟。
其二则是地方府,州,县,送来的好学生,秀才举人皆有。
这两种做法,既照顾了有功之?臣,同样也能招揽有天分的学生。
看着似乎非常完美。
但这东西,也只是看着而已。
从文家打听来的消息看。
国子监第一类学生,基本是皇亲国戚跟权贵子弟。
这也好理解,毕竟他们的父辈跟皇上接触的时间长?,最容易收到恩赏。
当?初定下这一条的初衷,便是彰显皇上恩德用的。
可这样一来,这些身份尊贵,有权有势的子弟们,便自然而然结成团伙。
而且这类学生,还不需要?功名,等于谁家子弟想过?来,只要?跟爹娘说?一句,再?求求皇上即可。
国子监的夫子有多厉害自不用说?,其实不用家中子弟开口,这些官员都会主动去上书。
刚开始,那些皇上管得可能比较严,之?后想着不好厚此薄彼,所以能去的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