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与季燕匪相熟的几位大人,看着舌战群儒的季燕匪,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甚至还互相对了一个眼神。
这家伙是季燕匪?!
“朕觉得季爱卿这个意见很不错,宫人们每年都能领到三套冬衣,即使是把不合身的捐出来也是一份心意。”
“当然若是诸位爱卿府上旧的冬衣没有,也可以捐些陈米,之类的吃食。”
元和帝很快就明白了季燕匪在打着什么鬼主意,不过这个鬼主意还怪好使的,能叫他们闭上嘴老是做事。
“当然诸位大人捐出自己的俸禄也不错,季某愿捐出一千两白银,做此次赈灾之用!”
“朕作为天子也做个表率,朕出三万两白银。”
站在元和帝那边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自己要捐出多少银子。
章丞相闻言气得要吐血三升,昨日字画被烧,今日又叫他捐银子给那些山穷水恶的刁民捐银子……
季燕匪可真是好样的,不愧是季老孙辈里最出众的那个孩子!
皇帝陛下都开口了,剩下的人不敢不从。
章丞相不情不愿的也跟着开口:“章某捐一万两白银。”作为百官之首,章丞相出手自然不能太小气。
所以章丞相再怎么不情不愿,还是咬着牙捐了个一万两白银出来。
也是自此,京城的这些世家大族都记住了这个大理寺少卿,季燕匪。
第七十九章 :灵山仙草
元和帝心里高兴,他看早看那些世家不顺眼了,能叫他们肉痛,他乐意至极。
季燕匪全然不在意朝堂四周那些朝臣向他,投来的阴鸷骇人的目光,他也依旧坦然地站在哪里。
总该有人要站出来,尽管他并不擅长与人争辩这些,可他若是不做,远在冀州的百姓就要多受一天的苦。
祖父说过,不能总是期待他人先一步站出来,他若是有能耐有想法就应当先站出来,为百姓着想。
或许,他应该再多向祖父学习如何治理民生,学学怎么与这群老东西争辩,让自己更加强大。
一场早朝,就此不欢而散。
文武百官陆陆续续走出殿外,季燕匪站在原地不动,又看了看侧殿还没有离开的李福,冲他打了一个手势。
“季兄,今日这场面做得好啊!”
“把那些老东西都镇住了,季兄厉害……”
李常怀还过来笑他,把两个还在旁边说话的同僚赶走了。
“季大人今天好生风光啊,往常你可是不会同这些老古板说这种文绉绉的东西,去和你祖父讨教了?”
李常怀对季燕匪还算了解,知道他今日此番,绝对是有备而来,不然不会轻易开口同这些老东西说什么道理。
那些大臣讲起那些文绉绉的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就是皇帝陛下都受不住,何况他一个只擅长审案断案的大理寺少卿?
季燕匪见人走得差不多了,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出来。
他这人虽说自幼读圣贤书长大,可是论讲这些大道理,他是怎么都不能对答如流,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书中的道理。
今日还是他叫祖父说些简单的叫他死记硬背,才能在这大殿上言之凿凿的说出口来。
“你是不知道我做了多久的准备,还好祖父没叫我背那些长长的文章来说服他们,不然一时半会我真说不出来。”
李常怀爽朗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这么损的主意你想的?”
“也不全是我想的,有高人指点,不可说。”
他家表妹已经定亲了,给他出谋划策出这种损主意,实在有损形象,若是叫他未来表妹婿知道了可不好。
李常怀也不追问,季燕匪不想说那就不说,他们之间不必说太多。
“今日之事,叫你成了诸多大臣的眼中钉,往后行事须得多加小心。”那些个老东西的手段,比这还要阴私损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