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还是像大哥那样踏实肯干?他应该是学识渊博、谦逊有礼的,他应该心善孝顺、勤奋踏实,他最好高一些,长相不用太漂亮,端正一些就行,他不用太会讲话,花言巧语的人,自己是不喜欢的,但他又不能太木讷,为人处世的能力和生活的情趣是应该具备的......
思考过几番之后,令如更加清楚自己的内心,不是自己现在接受不了爱情,而是符合她心中那个恋爱对象标准的人还没有出现。爱情不是必须的,至少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不是,恋人更不是可以退而求其次的物品,要么没有,要有就要最好的,为了这个最好的,令如愿意等待。
等待爱情对于当时的令如来说,并不辛苦。相对于爱情,她更热爱学习,她深信学习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有更精彩的人生。这样,一旦某一天,那个他出现了,自己便能够与之相配,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她心中理想的模样。
珍重再见
一九八四年,五月,令如在毕业前夕获得了留校当老师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和各种审查,一切尘埃落定。
一九八四年,九月,新学期如期到来。再一次走入省第一师范大学的令如,角色悄然转换。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从学生到教师,进出的都是相似的场所,面对的都是熟悉的知识,但心境已然不同。看着新生们如四年前的自己一样带着好奇而充满希望的目光走进校园,令如回想起毕业前夕的那些事情......
关于就业方向,令如刚上大学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太多。经过了大一、大二的懵懂和无忧无虑,大三之后的令如开始在依旧繁忙的学业和极度的自律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思考未来。
她这个专业,比较对口的单位是各个中学。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省师大出来的毕业生,获得一份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个可以想见的未来,令如是满意的,像父亲那样当个老师,很好。
但是,是工作就有好有坏,即使是分到学校,也有程度好和程度差之分。谁都希望有个好的结果。令如她们专业采用的是学校指派和个人意愿相结合,如果学校安排的实在不符合个人意愿,可以签署放弃协议。学校分配的原则是,按大学几年里的专业成绩、品德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毕业前夕,省、县各个中学,派专人到师大了解这届毕业生的情况,都希望第一时间掌握分配动态,最好能为自己学校挑选一匹好苗子。
与此同时,省第一化工厂的领导也造访了化学系,作为省里刚刚建立的一个最大的化工厂,自然需要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而省第一师范大学的化学系正是他们的人才库之一。这是除学校外,第一次有其他单位到系里要人,对师大的化学系来说,这显然是一件大事。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这意味着人生又一个重???要的抉择。
各方领导轮番登场,那年师大毕业季的校园,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
令如大学几年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行也深受师生好评,她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在了全系的第一名。省化工厂的领导在看完令如的四年成绩以及个人档案后,非常满意,试探性地问校方的分配意见,系主任笑而不语,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此后没几天,省第一实验高中的教学校长又相中了令如,恳切地向师大化学系领导提出分配意愿。系主任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系里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是两方都不想得罪,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私心。师大的化学系今年有两名老教授退休,系里也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其中一个名额已经提前敲定另一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剩下这个名额,学校和系里的意思都是从本校内部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一个。只不过,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个信息没有向学生们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