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形式“场外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和价格都在证券交易所之外完成。纽约证券交易所重新开放后,交易量急剧上升。美国在1917年3月17日参战,到同年11月股票市场已暴跌31%。格雷厄姆在1975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那时看起来就像世界末日,仅仅一年半之后我们居然又回到了欢欣鼓舞的大牛市。”
深入洞悉了华尔街之后,格雷厄姆开始尝试着用创新的方法为客户理财。20世纪20年代,他管理着由他组建的投资资产组合,是一个成功而充满自信的人。
他的美好生活在1929年秋天再次被中断。据他女儿的回忆,那时全家被迫从公园大道的豪华公寓搬到小小的出租房内。尽管他聪明过人,但他的理财客户还是慢慢地减少。他和合伙人杰瑞米·纽曼在没有薪金的情况下艰难维持了5年,直到所有的客户又重新选择了他们。
在那段窘迫的时期,格雷厄姆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投资相关的课程勉强度日。他邀请另一位金融学教授戴维·多德来参加他的研讨会,并帮他记录上课内容。1934年,这些笔记整理成书稿,以《证券分析》的书名出版,该书首次提出了价值投资的原则。这本书被很多成功的投资者视为经典和标杆。
刚开始写作和教书时,格雷厄姆并没有给这些原则赋予特定的名字。他的初衷很简单:呈现一种对股票及其所代表的企业有逻辑的、基于事实的分析方法。
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投资组合从1929年的损失中恢复过来后,它的理财客户再也没有遭受过经济上的损失。30年间,发生了股市风暴、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格雷厄姆的客户仍然获得了17%左右的平均年收益。这还不包括来自格雷厄姆最有名的投资创新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收益。在后面,我们会谈到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情况。
格雷厄姆于1956年退休,把他的很多客户介绍给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巴菲特。格雷厄姆的客户很容易地成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早投资者,他们中很多人的子孙至今都还持有这些股票。格雷厄姆于1976年在他的第二故乡法国南部的艾克斯去世,享年82岁。
第二章 21世纪的价值投资(1)
成功的投资,其实就是用常识去投资。
先锋共同基金的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约翰·伯格
作为最出名的追随者,巴菲特对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在市场崩溃时期,很多评论家都断定巴菲特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表现大不如前。2009年年初,权威人士道格拉斯·卡斯甚至宣称巴菲特的时代已经
结束。
上一章中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经营规模较大,在市场上的灵活性不足,但其业绩一如既往地出类拔萃。渴望迅速致富的人们再一次低估了巴菲特。短短数月后,相同的权威人士发现,巴菲特在买方市场的股市上耐心地收获了大量的财富。通过向高盛集团发放巨额贷款,他获得了10%的年收益率和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购买4 350万股的期权。不到一年,股价已上涨到170美元左右。他先后帮助通用电气公司、玛斯糖果和陶氏化学走出困境,当然,成交价格都是以有利于股东为原则。紧接着,他又介入富国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伯灵顿北方圣特菲铁路公司等。巴菲特的种种行为让专业投资人士困惑不已,可2009年仍然成为巴菲特近60年投资生涯中业绩最佳的年份之一。
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