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这次科举你还是一样看看有没有看中的书生,”卫子潇指了指天空,“准备着。”

姜二很兴奋,“有啊,你别说我一开始看好了一个乡下的学子,觉得他耿直有才华,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而且还跟冯家,就是董知府小妾的娘家有仇。”

卫子潇来了兴趣,“什么人?”

“姓宗,叫宗辞,以前就在天香书院念书,邱院长的爱徒,后来被赶了出去,那是大概不到一年前......”

姜玉翔将查到的关于宗辞和冯江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冯江到底还是娶了宗辞的表妹,不过宗辞这边到是没什么消息,很少能到听到最近的消息,只不过好像是高家倒台了之后,邱院长又接收了他来上学。”

姜玉翔补充道,“你也知道若是跟冯家有仇,冯夫人在董知府的心里很有地位,所以说不准,他们依然还会像三年前.....”

虽然卫子潇只是让他在县里帮着选择一些日后京城那位能用得上的学子,可是姜玉翔知道这里边有些事情,很吓人。

董知府的堂兄,也是在京城六部之中有实权的。

况且董家还出了那样一个人在宫里呢......

所以董家能够盘踞翟州这么多年,和他家有姻亲的高家的子弟更是在翟州压着其他书香门第,让他们出不了头。

“据说是因为冯江看好了一个女人,而这女子跟宗辞有婚约,所以冯江找人把宗辞打残废了。”

姜玉翔虽然听到坊间是这么说的,可具体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

卫子潇听着这个名字莫名有些耳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听到过。

洛云京前往福满楼核对奶茶铺子的账簿,收取正月的银两。

正月期间,宁安县的奶茶铺子因人们多外出探亲访友,经营状况一般;但外省的府城店铺,尤其是南方的几家,已开始盈利,甚至有的已收回成本。

刘掌柜和奶茶铺子的掌柜赵三娘迎上前,将洛云京请到了姜二公子和卫子潇的雅间。

洛云京给二位福了福身,之前年后她来给姜玉翔送过年礼,可还是头一回见卫子潇,自然是拜了个晚年。

之后刘掌柜递上账本,洛云京细细查看,发现宁安县的铺子净利不多,甚至略亏。

刘掌柜解释道:“正月初五到十五,街上人流稀少,生意自然清淡。”洛云京点头,继续翻阅账本,看到南方几家店铺的盈利情况,露出一丝笑意。

他指着账本说道:“南楚府和广陵的店铺表现不错,尤其是南楚府的店,已经开始盈利。”

刘掌柜笑着回应:“南方人爱赶时髦,喜欢新口味的茶汤。”

洛云京吩咐道:“月初派人再跑一趟南楚府,让他们试试用麦芽糖搭配绿豆糊,看看市场反馈。若是能成,夏天就主推这款。”

刘掌柜看见卫子潇和姜玉翔连连点头,便连忙应声:“记下了。”

县试第一

等终于到了县试放榜之日,洛云京全家都比宗辞还要紧张和激动,澎秦一早晨起来就去了五神庙拜佛,说是如果考中了,就让伊老四去告诉她,她直接在庙里还愿。

洛云京却拉着宗辞早早就到了县衙门口,可尽管去得足够早,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而且将要张贴红榜得地方围的水泄不通。

两人没有办法,只能在斜对面一家茶馆找了个座位,坐下。

没过多久,看见冯江和邢磊也走了过来。

茶铺也被包围了。

隔壁几桌应该也是这次县试学子的家属,都在讨论此次县试的题目太难。

榜单尚未揭晓,众人已在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题目刁钻,不知谁能拔得头筹。”一位年长的书生摇头叹息。

“冯员外家的小少爷不是请了名师辅导吗?这次定能名列前茅。”另一人插话道。

“也未必,高家虽然倒了,可是旁枝亲戚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