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赵颐看着面前这一张慈父面孔,不免觉得讽刺。

因为北齐帝所说的每一句话,看似处处在为他着想,却深藏着算计。

“陛下把臣当做身边最亲近的人,方才对臣推心置腹,说一些体己话。”赵颐眉眼温和,对北齐帝多了几分亲近:“臣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您都为臣考虑到了。您对臣的这一番心意,臣铭记在心。”

北齐帝轻叹,似乎对赵颐的称呼感到不满,但也没有多言,继续说道:“镇北王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若是被奸佞之臣迫害了,当真是可惜了。你将来是北齐的帝王,何不招他入朝,为你所用?”

赵颐垂下眼眸,遮掩住眼底一闪而逝的冷意。

镇北王顶天立地,铁骨铮铮,赤胆忠心,岂会侍奉二主?

即便马革裹尸,也不会另择新主。

北齐帝的这番话,是在折辱他。

退一万步讲,就算镇北王背信弃义,投靠了北齐,大周会放人吗?

只怕大周宁可杀了镇北王,也不会让他有机会将利刃对准他们的咽喉。

“镇北王骁勇善战,为大周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靖安帝爱惜良将,并没有因着他功高盖主,对他多有猜疑,反而重用他,让他统帅三军,授予虎符,赐宅邸,如此隆恩旷典,让镇北王立誓,必定誓死报效君主。如果他为了贪图安稳,改换门庭,另寻新的主子,背弃了与他出生入死的下属。这般没有气节的人,往后北齐有难,也会另投他人。”

说到这里,赵颐反问道:“陛下,您敢重用他吗?”

北齐帝自然不敢重用镇北王,这一番话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试探赵颐的态度,其次,则是真的动了这个心思,但不是重用镇北王,而是为了削弱大周的势力。

失去镇北王这一员猛将,大周的国力,将会与北齐不分上下。

若是赵颐野心勃勃,愿意为了北齐的皇位而攻打大周。等赵颐攻下大周,将皇位传给他又有何妨?

毕竟,大周并入北齐的版图,从此奠定了北齐的千秋大业。

他便成了一代雄主,青史标名,流芳万古。

这是历代帝王的宏愿。

北齐帝甚至想好了,他在咽气之前,便下令杀了镇北王。避免赵颐登基,外戚专权,篡夺江山。

赵颐不知北齐帝想到了什么,神色不停地变幻。

他继续说道:“虽然臣与镇北王是翁婿,但是各为其主,肩上都背负着重任。在涉及到国家的利益时,应该摒弃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