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侯大惊失色,着实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被披露出来。
青州的监察御史,分明就是誉王的人,又怎么会告发?
“皇上,微臣冤枉啊。”承恩侯冷汗涔涔,为自己伸冤:“微臣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用沙包替代粮食。几十艘船,十万石粮食,一旦抵达关州,便会露了馅儿。只凭着微臣这一颗脑袋,也没法交差啊。”
靖安帝意味不明地说道:“这船不是都沉了,你们岂不是可以瞒天过海?”
“皇上,微臣想要偷梁换柱,几十船的沙包,这样大的动静,怎么能瞒得住青州百姓的眼睛?”
承恩侯心惊胆颤:“况且,青州的粮食,并非是由微臣掌管,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即便是有这个胆儿,手也伸不了这么长。”
“你的手伸不了这么长……”靖安帝缓缓站起身,步下阶梯:“沈爱卿,给你在京城买私宅的人,未必伸不了这么长。”
承恩侯脸色煞白,京城里的私宅,他只去过一个地方,那便是誉王的私宅。
靖安帝此时提出来,便是隐晦的透露,他知道他们私底下来往密切。
“皇……皇上,微臣曾经任兵部侍郎,兵部是由誉王掌管,难免会有一些公务要汇报。”
承恩侯浑身抖得更厉害,解释道:“那座宅邸是誉王的,并非是微臣的。”
“哦?”靖安帝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如今掌管漕运,誉王掌管兵部,朕怎的不知你们之间有公务往来?”
紧接着,他话音一转:“誉王在过问漕运一事?”
“不……不是,誉王没有在微臣这里打探漕运的事儿。”豆大滴的冷汗从额头上滑落下来,承恩侯张了张嘴,艰涩道:“微臣……是微臣……”
靖安帝看着承恩侯满头的冷汗,以及颤抖的身躯,似乎已经顶不住压力了。
他给了承恩侯一个理由:“你曾经是誉王的下属,如今身兼要职,他顾念着旧日情宜,难免要提点你一二。”
承恩侯情急之下,附和道:“正是如此。”
话音一落,他的脸色骤然大变,意识到说错话了。
第171章 因果轮回
他之前才说是有公务向誉王汇报,紧接着又说是誉王在提点他。
无论是谁一听,都会觉察到有问题。
承恩侯脸色苍白,张嘴解释:“皇上……”
靖安帝抬手,打断他的话:“几十艘船沉进河底,究竟沉在哪个位置,想必还是有知情的人。船上运的是粮食,还是沙包,等洪水消退了,只需派人潜入河底打捞几只麻袋上来,便真相大白了。”
承恩侯惊恐地看向靖安帝,嘴皮子抖动了几下,想要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口,只有一颗心不断地往下坠。
靖安帝收回了视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关州的灾民被安置好,恰好有官员冒头要将青州的陈粮运往关州。
青州接连几年旱灾,颗粒无收,全靠卖官换粮。
去年整个大周全都陷入天灾,青州受到的灾情更加严重,全国上下粮食紧缺。
这时青州却说有粮食结余,不管怎么想都觉得古怪。
如今闹出沉船的事情,粮食全都没了,便已经露出了端倪。
之后青州监察御史上报,运往关州的不是粮食,而是沙包,整个事件的脉络彻底分明了。
这些贪官污吏,妄想用偷梁换柱的奸计,私吞下青州的粮食。
承恩侯负责运粮食,又岂会不知船里运的是什么?
只不过,凭着承恩侯的一己之力,办不成这样的大事。
靖安帝敛去思绪,吩咐曹公公:“去传誉王入宫。”
曹公公领命而去。
承恩侯慢慢的镇定下来,心底生出一线希望。
只要誉王来了,便能保住他了。
-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誉王府门前,车帘子掀起来,凌忠实从车厢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