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疆长陂一战, 汉子们都忍不住叹一口气,十年前,长陂一战翻案,上京派出了东都的道士,说是为那三千人招魂。

便是不知晋王、华将军魂归否。

“说书的, 这华将军走得太早,有什么好讲的?”

说书人微微一笑,说:“不急, 且听我将来。”

――

这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故事, 各位听客若是有兴趣,便留下来一听, 若是觉得鄙人所说是无稽之谈,也切勿生气,当做个笑料罢了。

且说华川霖死在了长陂,那一日血色漫天地,他本已是奄奄一息,却被忠心的下属救了起来――下属临死前,替昏迷的他打了个掩护,让他没有被岳兵发现,反而苟活了下来。

之后,他知道自己成了千古罪人之后,潜逃到了北境,本想寻齐王相助,却也是巧合之下,一母同胞的妹妹已经嫁给了齐王,成了齐王妃。

华川霖借此潜伏在齐王的幕僚中,为齐王谋事,直到中佑一战,又为国捐躯。

――

【说书的说到这里被一个汉子打断:

“华将军还有在中佑这样的奇事?”

说书的:“众位听着若有疑问,全当个故事即可。”

汉子:“也罢,这么奇遇的事,我们也就是听个新颖,你继续说吧!”】

――

华川霖其事迹,确实可悲可泣,在中佑死后,仍为齐王妃所牵挂,然则,今日要讲的并非他如何在齐王手下做事,而是要讲他这死后的事。

从中佑一战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了。

齐王妃身边有一名大婢女,名曰胭脂。

在北境时,华川霖与这胭脂生了点情愫,

胭脂清秀,华川霖英俊,再加上华川霖隐姓埋名,不计身份,两人也算相配。

只是华川霖清楚,自己一条命是要交出去的,所以从不敢对胭脂许诺什么。

后来,他倒是走得坦然,就剩胭脂一人。

胭脂在齐王妃有难处时,一直不离不弃,齐王妃待这位婢女也是十分厚道的,过了几年,见胭脂仍是孤身一人,便张罗着给胭脂找一些郎君,看看有没有如意的。

这个消息一放出去,有不少来说媒的。

各位听客掂量掂量――

胭脂明面上是个婢女,实际上却被齐王妃视若姐妹,齐王妃早让她脱了贱籍,只是胭脂不愿离了王妃身边而已,如果夫家身份较高,那齐王妃定会为胭脂谋个称号来。齐王在朝中如日中天,手握重兵却从不拥兵自重,在文武两道声名满满,是一等一的清贵。

若通过胭脂搭上齐王府这条船,那是绝不吃亏的。

因此,为胭脂的事,齐王府一时间门庭若市。

不过,这样又过了段时间,胭脂却仍没嫁出去。

齐王妃给胭脂找的男儿,从书生到王侯,从小卒到将军,经过重重筛选,哪个不是相貌好、品性佳的,她亲自考核的人,也不怕他们只为权势,而不为佳人而来。

饶是如此,胭脂仍没有兴致,见过了男子们的画像,或者垂着帘子见过人了,有时候却连人家姓甚名甚都不清楚,分明是不上心。

倒不是胭脂心比天高,而是她心底里还住着人,别人一时还走不进去。

王妃怎么会不知呢?正是不忍,才想给胭脂牵线。

这一日,王妃叫住了胭脂,说:“李家那位公子,你上次见过了,感觉怎么样?”

胭脂想了想,问:“李少将军的堂弟?”

王妃见她总算有一个记得住的人,本来已经不太抱希望,当下连忙站起来,抓住胭脂的手,说:“是他,正是他,你觉得他如何?”

“有颗拳拳之心,一直想报效大楚。”胭脂说着,竟有些惋惜之意:“现在边境安稳,家中却不让他去军营,实在有些可惜。”

她默声。

过了会儿,王妃又问:“就这,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