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救国围魏救赵的这一招用得相当不错,成功让她顾不上生气了。

阿滢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时候,也拿他没有办法,好歹是关于自家儿子的事情。

两位主子能够相安无事,底下伺候的人自然喜不自胜。

时日一晃而过,倒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沈弈多番上谏要去边关镇守,虽说朝中有不少官员反对,最后商濯还是允了他的折子,跟前面一样,选了一个老将一道过去,一为看顾,二...为监视。

这些年大魏的势头渐渐起来了,虽说关系缓和了不少,到底还是要提防打压,沈弈既然有这样的心思,又是有益于朝堂之事,商濯自然应允。

沈弈离开之后,原本要去玉台山清修的沈意绵自然是去不了了,阿滢听说,沈夫人长吁短叹,心事重重,病倒了,沈意绵自然要在身边伺候。

换一方面而言,沈弈此举,到底是阻止了沈意绵要去清修的念头,毕竟,在她回来之前,沈意绵都不能抛下家中双亲离开,至于沈弈回来了,那已经是三年之后了,谁知道又是怎样的光景。

沈弈离开的名头到底是为国效力,不管沈夫人是不是真的病了,阿滢还是请了太医去给她看。

太医请了平安脉回来报信说沈夫人是忧思过度,心绪郁结这才卧床不起。

心病还需要心药医治,阿滢便满兰从国库当中挑选了一些定心神的玉如意,还有织金安神暗花捋枕,一些上好的千年人参送过去,聊表心意。

沈弈离开了汴安,京中的人很会见风使舵,有些人便说他或许回不来,沈家到底是失了势力,毕竟沈大人和沈夫人就那么一个独苗儿子,眼下有了阿滢作为皇后的眷顾,这些话勉强压了下去,礼送去没有多久,沈夫人的身体竟然渐渐好了,亲自做了糕点,挑了一些糕点进宫来跟阿滢谢恩。

她那时候还在东宫看着商云祈写商濯给他布下来的策论,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字眼,短短的时日,他的字迹已经有了一些样子,能写得工整,虽说落笔的速度慢,却比阿滢的好看。

瞧着儿子的字已经超过了自己,阿滢又捡起了笔墨纸砚,跟着一道练字帖,自然是商濯给她挑选的字帖。

商濯在御书房见朝臣,阿滢匍匐在书案前写字帖,旁边的商云祈做得无比端正,俊俏的小脸神色淡淡,阿滢偶尔看一会他,见他的专注度很高,阿滢想与他说几句话也不好打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