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以词为题,但学生以为,这庭院之深,非真深,乃是治世之喻也。”

他这一开口,便已超脱于景色本身,而是认为在描述“治世之道”。

“杨柳堆烟,是民情不能上达,百姓疾苦被层层官僚遮蔽。”

“帘幕重数,是君恩不能下传,政令难通,民生多?艰。”

“学生之解,乃是”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

“君心如日?月,则天下无深院;臣心如秤杆,则万民无闲愁!”

话音落下,庭院阴霾被煌煌日?光驱散,帘幕化作透明轻纱,再无阻碍。

文武百官霍然震惊,就?连宋仁宗也微微直起身子?:

“此子?格局……竟将?诗词解作治国大道!”

“果真国士无双。”

“不玩风月,直指治国安邦!”

苏芙倒吸一口冷气,这破题思路……太恐怖了。

别人还?在纠结“愁绪”,他已经上升到?“君、臣、民关系”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啊。

他看到?诗词,看到?的不是景色,而是背后社会问题。

破解方式更是非常“正”,追求的是天下大同、四海清明。

他用儒家最宏大的治世理想,直接驱散了个人小格局的“闲愁”。

君明臣直,则天下无愁!

牛啊!

在场考生面面相觑,听得人麻了:

“啥玩意儿?!还?能这么解读?!”

“全?文无一字涉及朝政,但这……竟然解读得有理有据!”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文以载道?”

在章衡走出困局之后,一时间,考生们竟安静下来。

没办法,他的“治世破题”太过震撼,其余考生一时竟不敢接续。

直到?许久,一名学子?咬牙出列:

“学生才?疏,作不出惊世骇俗的新诗。”

“但读过太白先生之句,或可解老?师之愁!”

他高声吟诵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庭院再深,能深过四海?帘幕再重,能重过云帆?”

“心有沧海,何惧一院!”

幻境中骤然掀起滔天巨浪,将?杨柳帘幕尽数冲垮。

又有一名女考生上前一步:“学生有一法可破此局,只需两句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之所以觉得此院深,是因站得不够高!”

“站到?最高楼,莫说庭院,便是那汴京全?貌,亦在眼底,又有何愁?”

她足下生风,凌空而起,俯瞰幻境,随即飞出,落地金銮殿。

很?快,有人高吟“柳暗花明又一村”,硬生生劈开一条路。

更有人另辟蹊径,笑吟“杨柳青青江水平”,竟引虚空中浮现一叶扁舟,载他渡出迷障……

金銮殿内,众考生以诗词为剑,锋芒尽显。

待到?最后一位破局完成,宋仁宗看得畅快淋漓,忍不住抚掌感叹:

“天下英才?,尽在此殿中矣!”

他显然是来了兴致,决定亲自?下场。

“卿等才?华,朕已尽知。然,诗词为末,志向为本。”

“朕今日?,不问尔等治国之策,不考尔等经史之学,只问一语”

“在尔等心中,何为文人毕生之追求?”

问题一出,整个金銮殿都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