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扫过地上的一片狼藉,眉头几不可查的一蹙,随即又舒展开来:“娘娘,与这些死物置什么气?气坏了身子,心疼的还不是臣吗?”
“这口气,哀家如何能咽的下去!王党一倒,我们在各部安插的暗线被拔除了近半!多年心血,付诸东流!陛下这次是铁了心要收权了!”
她抬起头,眼中满是焦虑和不甘,“还有那该死的顾砚之!他犯下这等欺君之罪,居然就罚了闭门思过!这分明就是做给外人看的!他对顾砚之的信任,恐怕是丝毫未减!”
陆靖琪靠近太后,指尖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娘娘,您可知顾砚之如今在做什么?”
太后一怔,随即答道:“他领了罚旨后便在皇陵之中闭门不出,皇陵内外守卫森严,我们的人根本探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闭门思过?”陆靖琪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倒是沉得住气,可这失势,是真的抑或是陛下与他君臣之间演的一出双簧,迷惑我们的?”
太后眉头紧锁:“你是怀疑,这是陛下故意为之,引我们出手?”
“不得不防。”陆靖琪的声音低沉下去,“陛下登基有些日子,心思越来越深了。他借顾砚之这把刀,扫清了王雍鸣这块绊脚石,又顺势敲打了顾砚之,收拢了人心,更震慑了朝野。”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可这世上,哪有只占便宜不付代价的道理?陛下想借顾砚之的手肃清朝纲,那就让他这把刀,反过来割伤他自己!”
“你的意思是...?”太后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顾砚之失势,就是我们最好的切入点。他树敌太多,恨他入骨的人,怕是比娘娘慈安宫的砖石还多。找个由头,让天下人看看,他们眼中这位权倾朝野的顾首辅,是如何功高震主的。陛下今日能为了安抚人心罚他,明日,就能为了平息更大的风波...舍弃他!”
第一百一十七章:沈府
六月底,一道圣旨,在京都再次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沈万亭玉门关军饷贪墨、通敌之罪,实系王雍鸣一/党构陷,现已查明昭雪。着即解除沈府封禁,发还抄没产业,以慰忠良!钦此!”
宣旨太监的声音还在沈府大门前回荡,围观的百姓已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议论。
“老天爷开眼啊!沈相爷的冤屈终于洗清了!”
“沈将军呢?听说沈将军今天亲自主持重整府邸?”
沈知修穿着一身藏青劲装,身姿笔挺如松,一步步踏上了沈府石阶。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酸涩,伸出手,一把将上面的封条撕了下来。
推开大门。
府内回廊的栏杆不少都已经断裂歪斜,窗棂上蒙着厚厚的灰,窗纸也破碎许多,昔日平整的青石小道,钻出半人高的野草,在风中摇曳。
物是人非。
他仿佛还能看见父亲负手立于廊下考校他功课的严肃身影,看到妹妹在花丛间扑蝶时的笑声...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波澜已被强行压下。
几个在沈府中留守的老仆看到大门重开一时间也有些热泪盈眶。
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倾泻而下,照耀在被擦拭一新的‘沈府’匾额的两个鎏金大字上。
这光芒,也刺得府外围观的许多百姓眼睛发酸,甚至有人忍不住抬手拭泪。
“沈家...又回来了!”
“看看这气派!这才是真正的清贵世家啊!”
“可惜真正的功臣还在受罚,没能看到这一幕...”
“顾大人罚得是有点冤,可陛下这么做,想必也有陛下的道理...”
“功是功,过是过嘛!顾大人手段是狠了些,但对付王老贼那种人,不狠怎么行?罚俸思过,我看正好,让他也静静心。”
“圣明!陛下这才叫圣明!赏罚分明!”
“哎,茶楼的说书先生开讲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