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细雨飘飘,像绵密的针点扎在脸上。岳青满身尘土,比乞丐都狼狈。他在连玦坠落的地方,找了整整一天。他几乎要放弃了,走到一条小小的涓流边上,双手掬起水。他仔细地看了一看水的颜色,猛地爬起来,挣扎地往上游赶去,总算看见了那背靠着大石、一息尚存的男人。

“连……连教主?”岳青在他跟前一跪,手拂开几绺黏在男人脸上的头发。连玦睁了睁眼,他失血过重,浑身湿冷,分明已是危在旦夕,他却轻轻地一扯嘴,像是毫无所谓,又像是在嘲讽。

人世间走一遭,谁不想快活。他对连玦,与其说是钟情,倒不如说是艳羡。

连玦注定是他一辈子都成不了的人。

清晨,下人将早膳送到屋里。用过饭,岳青从屋里出来,向管事的打听道:“我七师弟……不知,小侯爷在哪?”

那管事的客气地笑说:“小侯爷天没亮就出门了,没说道去哪。”岳青心底一实,接着问:“昨夜府上可安好?”

“都安。”管事道,“老爷方才正说了,爷是贵客,难得来了,若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小人可叫人带路。”

岳青好声婉拒。他去找荆教头,知会了他一声,又走了一趟停尸堂。

这时节,尸首腐烂得快,恶臭熏天。岳青揭开麻盖,将每个死者都仔细地过了一眼。凶手杀人不留情,受害的还有个小儿。岳青伸出手,将那没阖上的眼睛给盖了下来。

市井熙熙攘攘,人流往来不少。

这些年,岳青都待在重阳山上,也许久没感受到这些烟火气了。路过的人里有平头百姓,也有身攥武器的江湖客,皆是来去匆匆。岳青不过是随便看看,谁想他目光一转,竟恍惚地看见个眼熟的背影。

不过是一道模糊的掠影,岳青不分由说提气追上,过了拐角,眼睛看了一圈,哪有连玦的影子。

这一条窄巷上,只有一家叫“聚宝斋”的铺子。

岳青走进去,里面有人听见动静,就走了出来。来人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不像是个会武功的。

掌柜见有客迎门,就堆了笑脸:“客官要点什么?镯子扳指长命锁,小孩大人的都有。”没等岳青开口,他便弯下腰,一连拿出了几个锦盒出来打开。

岳青左右看看,没找见能藏人的地方。他原想敷衍一番就走,眼角的余光冷不丁地瞥见盒子里陈列的一物。他走过去,将它拿在手里看了看。

那是个芙蓉玉做的梳子,样式朴素,连个花纹都没有。

一阵子后,岳青回到了大街上。这三年来,他反复确认过,连玦两腿已残,不能行走。况且,连玦中了金蟾化功散,被封住了内力,怎么可能真跟着他下山来。

自从离开门派,他就整天心神不宁。想来,是日有所思,心里有鬼罢了。

岳青在刘府上安安稳稳地住了两天。第三天的一大早,管事的走过来说:“小侯爷回了。”

岳青跟着人去前堂,一跨进去,就瞧见座上的人。宋蘅也正好瞧过来,他的身上总带着一股凉气,从表情到眼神都是冷的。

“你先回山上。”师兄弟二人面对面坐着的时候,宋蘅便说了句。他的剑搁在旁边的案子上,岳青瞧见了那乌金剑鞘上,有一道未抹干的血渍。宋蘅换过了衣服,连鞋底都是崭新的。

他没接宋蘅的话,而是问:“七师弟,你这些天,是去哪了?”

宋蘅呷了一口茶:“你回去向师父复命。”他的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我办完事,自己会回去。”

岳青将他看了一看:“你碰上了麻烦?”他一皱眉,“可是那凶手真找上门了?

“叩”地一声。宋蘅将茶碗掷在案上。堂内瞬间一静,连知府府上的下人都没喘一口气。

“你以为,你是什么人?”那声音冷若三尺寒冰,还有些轻蔑的意味,“我的事,你也配管?”

岳青望着他,沉默地紧了紧两手。片刻后,宋蘅站起来,岳青下意识地一追:“师弟!”

宋蘅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