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是写给九弟妹的,毕竟是百姓的一番心意,你看看如何交给她吧。”
他们巡逻的事并没有告诉其他人,包括戚元月。
如何告诉戚元月,这可就不是他这个当哥的该去思考的事情了。
宋九安看完信的内容,微微颔首。
“元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等她醒了我再把信给她,不过六哥,这宜城城守尉是谁你知道吗?”
看完信后,宋九安第一个问题与宋明远是一样的。
“扬黔关刘家的小儿子,你应该还记得扬黔关刘家吧?”
“记得,他们竟然真出武将了!”
当初刘家来捐赠物资,宋家军是拒绝的。
他们是朝廷的军队,军饷应该由朝廷支付。
可自从三王之乱以来,朝廷偶有延迟军饷的时候。
护国公府远在京城,他们私下贴补军饷也会出现送不及时的时候。
宋家军面对的是凶狠的北燕,即便缺一天的粮,都很可能陷阳北关至万劫不复之地。
宋九安的父亲,这一代护国公宋旌便做主,收下了刘家的捐赠。
并允了刘家送孩子来军营历练的请求。
没想到,他父亲的这个举动,倒是给大禹培养了个新的武将。
“年纪轻轻就当上城守尉,此人应当实力不凡。”
宋明远算了下刘家小儿子的年纪,应当不到三十。
第六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结局
“若真是有真本事之人,也是宜城百姓之福。”
宋九安将信重新折起来,看了下时间,戚元月也差不多是时候起来了。
“五哥六哥,我先过去了。”
“去吧,好好说话,别吵架。”
宋明德叮嘱了一句,生怕九弟嘴笨不会说话,惹恼了九弟妹。
宋九安深吸一口气,走到戚元月的营帐前。
“元月,可起来了?”
昨晚是宋九安负责带队守夜,戚元月自己在营帐里睡得不算安稳,一早便醒了。
听见他的声音,便拉开营帐。
“怎么了?”
宋九安弯腰走进去,轻咳两声,一副做错事的模样看着她。
“可是出什么事了?”
看着他这个表情,戚元月忍不住笑了。
“你这表情,跟便秘似的,到底怎么了?”
“你可还记得,我们前去北境时,曾路过一个镇子救了一些人。”
“记得,他们家还有个叫妞妞的小孩很是可爱,怎么,我们已经到西北地界,到那个镇子附近了?”
戚元月对地理位置并不是很清楚,一向都是宋九安在带路,她只是跟着走。
宋九安把信拿出来递给她。
“这是六哥昨晚夜探镇子发现的信,他说镇子上已经没人了,应该是所有人都投奔宜城去了。”
戚元月接过信,狐疑地看着他。
“昨晚,夜探?”
“这些天晚上我们兄弟三人都会带队到附近巡逻,
担心大家知道了会害怕,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
他越说越轻声,定睛看着她,似是在等她反应。
看着他这神情,戚元月有些好笑。
“怎么,怕我生气?”
“咳咳,是也不是,我觉得你不是不讲理的人,但这事确实是我隐瞒,我心中有愧。”
这事毕竟是他们兄弟三人说好的,除了巡逻的小队,其他人一概不说。
即便宋家军没了,但他们三兄弟在此,宋家军就还在。
军令如山,他作为将军,更是应该以身作则,不能将这事透露出去。
“瞧你这样,什么叫军令如山我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