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这群人……”

李翰心中有些许猜测,可却无半分实据,李翰心中甚至有隐隐之担忧,下一个死的会不会是自己。

故一直待在县衙之中,因县衙内外已皆为兵卒衙役,让其略为心安。

倏地,门外有衙役急匆匆的跑进屋中,满面焦急之色,一见李翰,连忙叩首道,“大……大人……太……太子殿下……”

李翰皱眉,正声道,“胡言乱语,成何体统,什么太子殿下?”

衙役深深吸了一口气,以平心中之惊,几息之后,方道,“大人……太子殿下驾到……如今就在府外……”

“什么……太子殿下驾到?”

李翰大惊,楚天所行之事天下皆知,知楚天伤势未愈,此刻应在长安养伤,怎的会出现在此地?

“大人,大人……”

衙役见李翰愣神,低声唤道。

李翰回神,大步朝着屋外跑去。

县衙之外,一众兵卒衙役皆已跪倒在地,低下头颅,唯一人独立,着一身白色长袍,衣襟随风而动,有一股莫名的出尘之气萦绕其身,宛若谪仙,让人竟有几分欲要顶礼膜拜之感。

李翰眸子停留于楚天手上的玉佩之上,上刻九龙,栩栩如生,龙眼之上有点有一点血红,火光之下,血红之中竟隐隐有小龙于云海翻腾,让人心惊。据传言此玉佩为一不世工匠所制,当世为二,一块在皇帝楚秋之手,一块在太子楚天之手。而两位玉佩唯一的区别则为,楚天手中玉佩上所刻九龙皆为四爪,而皇帝手中的则为五爪金龙。

“太子……太子竟真的已到厢县……”

李翰已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心中之惊骇。

却见楚天盯着自己,李翰连忙跪倒在地,行一大礼,颤声道,“厢县盐运司执事李翰,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楚天淡淡道,“起来吧,不必多礼。”

说罢,楚天眸子一瞥众人,淡淡一笑,却未言语,径直步入县衙之中。

于客栈中,楚天思虑再三,虽不想暴露身份,然如今若不暴露身份,似乎已无法查察此事,无奈之下,也只得显露太子身份。

即已无法暗中查察,只得反其道而行之,从官府衙门入手,或会有意外之喜。

见楚天步入县衙之中,李翰等数名官员面面相觑,目中皆是不解与讶然之色。

有太子信物于手,众人自不会怀疑楚天太子的身份,但是却不知楚天为何会突然来此。

“莫非是为了南凤渠覆船,郡守大人遇刺一事?”

众人又皱眉,文书此刻或许刚抵达长安,陛下又岂能派楚天来查察此事,且若是为文书上书之事而来,又怎会只有楚天一人?

众人皆疑惑不解,却未有一人胆敢出声,皆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在县令面前尚且战战兢兢,又怎敢太子面前放肆……

而李翰却双眸一凝,惊色比其余众人更甚,暗道,“传言太子殿下平山南西道之乱伊始,即是一人独入虎穴之中……莫非……”

而楚天之语,正应李翰之猜想。

只见楚天扭头,眸子一扫众官员,道,“郡守萧非闵,县令冯正炘之尸首现在何处?”

一众官员双瞳陡然睁大,饶是李翰亦是如此,谁都未曾料到,楚天竟已知晓此事,心中自是惊骇万分。

楚天见众人呆愣当场,又轻声道,“萧非闵,冯正炘之尸首,现在何处?”

一语将众人惊醒,李翰连忙道,“禀太子殿下,萧大人尸首在馆驿之中,有重兵看守,而冯大人尸首,则停于其自缢的屋中,未敢将其下葬。”

楚天点点头,道,“领路,去看一看冯正炘。”

“诺。”

不多时,楚天一行行至冯正炘自缢之屋。

“殿下,因想着朝廷会派下官员来查察诸事,故下官下令,这屋中摆设皆未曾动过。”

楚天上前扶起木凳,轻轻扯了一下麻绳,又行至床前,冯正炘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