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1 / 2)

“你要出远门,我自然?该来相送。”

萧窈有些讶异,因?她从未将自己?要去阳羡的?消息告知崔循,姑母自然?也?不会画蛇添足。

但转念一想,又隐约明白过来。

如长公主所言,崔循已不是从前那个无权无势的?书生,他在朝中为圣上效力,也?会有自己?的?渠道。此时也?不算绝密,只要有心总能打听到。

萧窈点点头:“见也?见了,便早些回去吧。”

崔循深深看了她一眼。

她的?心霎时提了起来,以为崔循会质问自己?为何刻意躲避,又为何不告而别,当即盘算该如何敷衍过去。

但好?在都没有。

崔循只是静静望着她,片刻后,低声道:“萧窈,我会想念你。”

风月事(十一) 只要你不再躲着我,避……

梅雨时节又至, 江南一带笼罩在仿佛无穷无尽的烟雨中。

士族犹有闲情逸致,赏景观花,吟诗作赋。萧斐年?少时也曾是他们其中一员, 可随着年?岁渐长,诸多政务从她手中过,便再难用全?然轻松的心态对待。

因这时节易生洪灾, 生灵涂炭。

昔年?天师道叛贼正是趁势而?起?, 肆虐浙东各地,一度壮大到直逼建邺的程度。

萧斐亲眼见?过当年?不堪回首的惨况,每到这时节, 心中那根弦总会绷得愈紧。

所幸, 较之当年?左支右绌、一度无人可用的境况, 如今已?好了不知多少倍。

曾经心怀鬼胎, 大敌当前仍要勾心斗角的各姓士族已?经收敛许多, 无论私心如何?, 至少面上不敢悖逆她的意思。与此同时寒门起?势, 以崔循为首的寒门学?子逐渐顶了上来,可堪重用。

尤其是崔循。

在洪灾肆虐, 天师道有死灰复燃的苗头时,主动?请缨揽过重任,将纷繁杂乱的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

夙兴夜寐, 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清瘦许多。

便是再怎么看不惯他的人, 在此事上, 也挑不出半点错来。

萧霁将此看在眼中,颇为动?容:“崔琢玉实是栋梁之材。有能耐,也有这份良苦用心,该好好奖赏才是。”

“是。”萧斐翻过一页公文?, 附和道,“圣上想赏他什么?”

“无外乎就是那些,功名利禄罢了。”萧霁思忖片刻,又不得不承认,“不过话说回来,崔卿的确不似在意身?外之物的人。”

崔循这个人,不过二十余岁,按理说正是满心雄图壮志,易志得意满的年?纪。

但他就很?无欲无求。

并非是那等?为了沽名钓誉强装出来的,萧霁自信看人的眼光,不至于难以分辨真假。他偶尔会觉着,这位崔少卿若不曾入朝为官,其实很?适合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

玩笑过,萧霁也想不出什么别?致的奖赏,便依旧照例重赏了他。

萧斐不曾插手。

晚些时候于祈年?殿外偶遇崔循,轻飘飘道了声“恭喜”,随口道:“崔卿这是来谢恩?”

崔循行?礼,同她解释道:“臣蒙受皇恩,诚惶诚恐。此番前来,是想以此赏赐,向圣上另讨恩典。”

萧斐停住脚步,饶有兴致:“什么恩典?”

“臣想求一株雪莲。”

雪莲的确是有价无市的稀罕物,于寻常百姓而?言,与仙丹琼浆无异。但于如今的崔循,却并没那么难得,至多不过是多费些周折罢了。

并不值当为此专程求到御前。

便如萧霁听到这话时会有的反应,萧斐问道:“崔循要雪莲,是为何?事?”

“昔年?犹在武陵时,祖父病重,需得以雪莲入药才能保住性命。臣彼时人微言轻,遍寻无果,索性得县主慷慨相赠,才得以救回祖父。如今求雪莲,是为偿还县主昔年?恩德。”

崔循将旧事娓娓道来,一副纯良模样,乍一听当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