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向来爱才惜才,能用则用,与隋翊没有起过冲突,除了北平出发的前夜隋翊撞见李崇在看相片。
玉霜的相片。
隋翊是风月老手,一个眼神,他就瞧出了李崇的情思。李崇并不否认。
隋翊问,你这样,是想争他,还是同他争呢?
李崇就笑:无论如何,争来他不忘我。
行军中,隋翊突然说不回宁城,李崇要毙了他,隋翊顶着枪口,辩驳军令只说让李师镇守,没说让他镇守。
隋翊问:“最乱的地方在哪?”
“你一个人去有什么用。”
“去争啊。”
从前隋翊纠结过从商还是从军,现在灰溜溜出府,反倒没了挂碍。
喜欢什么,就去争。前路难,那就杀出一条路。
李崇问:“立场相悖呢?”
隋翊说:“相杀,要他与我入地狱。”
因为这句话,李崇决定放隋翊去送死。
临别,隋翊送李崇一把好枪,一箱黄金,又讨要回礼。
他要玉霜的相片。
李崇皮笑肉不笑,问他是故意同自己呛?隋翊道,只是不巧,长官看上的这位,是我旧情人。
马背上,李崇倏地睁开眼。
有一个问题,他本来想问隋和光的。
换魂是什么时候的事?
换句话讲,隋翊看上的姨娘,是真的姨娘吗?
李崇思忖片刻,说:“拿纸笔来,我要回信。”
--------------------
下章隋翊返场。
准备期末考去,大概一月回。
第43章 43毎馹追哽嗨堂1澪五四參妻@羊
这就跨过旧年,近了元旦。
这天,日报报头是“恭贺新禧”,尾页是“敬祝各界新年进步”,但隋和光没来得及翻到尾页,院里的丫头风风火火来,拿着新衣,给主子穿上。
衣行老板送来的是西服。
自然不是隋老爷安排的,府上杂事,从管家死后,大多落到四姨娘手上。紫鹃不晓得主子怎么不争,但她承认,读过书的眼光确实好。
紫鹃先是瞪大圆溜溜的眼,再低下头,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留在房里的下人都没坏心,要么是紫鹃这类,要么是玉霜派的人。至于其他,比如带着盯梢任务来的,都被弄去守院门了。
隋和光不重外貌,年纪越长地位越高,越没有人评价他美丑了。穿惯了西服,只浅扫一眼,见没有纰漏,他说:
“走吧。”
元旦前采买是隋府的规矩。
隋老爷病过一场格外疲倦,有四姨娘侍奉,他就在府里抄佛经。老爷不来,大少不管,下人也自在许多。
新年未至,气氛却已经炒热,大街小巷,公署商铺,全挂着彩旗灯笼。
宁城比北平更北,南北是打起来了,但还没大面积铺开,加上北方军匪土匪官匪横行,也没消停过,城民早就不怕枪炮,只是怕死。况且,元月一到,打前阵的军队默契停战,偶尔鸣枪放炮,都是做样子,当放鞭炮了,听个热闹。
可见,不管国民的领袖如何、上头人如何,国民总要盯着头顶太阳,过日子的。
临近集市,水泄不通,轿子和车派不上用处,只能下来。恰好有队伍在表演花鼓,紫鹃被人群挤开,等回头,居然瞧不见主子了。
她冲出去找人,差点跌倒,被一人牢牢稳住手臂,是林三,紫鹃感激地看去,又愣在原地,一个称呼将要脱口。
*
成衣行内,店员或是穿着长袍,或是西服,身段都很俊俏,起宣传作用。不乏机灵的,替客人介绍西服在宁城流行时间不长,大多还是中山装、旗袍等为主,但没人能对万国之城不怀敬畏向往。
通常店员等着客人吃惊,再推销西服。
“在沪城,没有时髦的衣裳,那就是门童都不会给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