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忱说:“什么叫只学了几个单词,人家还认识国旗。”

说完他自己也笑了。

单板滑雪在国内毕竟是个冷门运动,了解的人并不多。何嘉朗在解说的时候还会穿插一些滑雪知识科普,教大家怎么看比赛。

他和萧景逸不愧是师兄弟,教学方法也一样数圈。

雪宝在电视机前,跟他一起数:“1、2、3、4……外转三圈半。”

萧景逸纠正他:“三周半。”

“噢!”

雪宝只能分清楚外转内转,有时候圈数都数不清楚,萧景逸教过他的cork和rodeo,他到现在也没搞明白。

看比赛就是看个热闹,对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是没有概念,只知道为嘉朗哥哥的队友加油。

比赛中,主持人和何嘉朗总是反复强调“中国选手”“中国运动员”“我们的队员”“特别关注”,每次一到中国选手登场,说话的语音语调都不一样。

在这种氛围下,无论哪个项目,雪宝也跟随他们一起,特别关注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只可惜,U型场地中国队甚至没拿到男子参赛资格,其他几个项目,连一枚奖牌也没拿到,最好成绩是女子U型场地第四名。

颁奖仪式上,他仔细看了一遍三名运动员胸前的国旗,问萧景逸:“中国队没有拿冠军吗?”

萧景逸轻轻摇头:“没有。”

雪宝的情绪肉眼可见的低落下来,垂着头,眼里含着泪水。

萧景逸捧起她的小脸,温柔的问:“怎么了?”

雪宝委委屈屈的说:“我想中国队拿冠军。”

萧景逸替他擦掉眼泪,安慰他:“没拿到冠军也没关系。他们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就已经比很多很多人厉害了。”

“我们要为冠军喝彩,也应该肯定那些没有拿到冠军的人的坚持和努力。”

“爸爸跟你说过,单板滑雪的灵魂是什么?”

雪宝轻声回答:“是自由。”

“对,我们自由的去表达,去展示,不留遗憾,就够了。”

雪宝暂时还理解不了这些话,但他记在了心里。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很困惑,比赛就是要拿冠军,没拿冠军怎么不算遗憾呢?

冬奥会期间,谢忱很忙,平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向他汇报,每天的数据他也要亲自过目。

萧景逸见他又要忙工作,又要抽时间陪孩子,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年还没过完,就让他回去工作了。

过年这几天,雪场的人特别多。

雪宝不想滑雪道,从边网的缺口处钻进了树林,萧景逸紧跟在他后面。

前面有几个年轻人,雪宝跟在他们后面,滑着滑着拐了个弯。萧景逸还没来得及阻止,雪宝已经从大道拐进了小道。

雪宝就这么钻进了正经的小树林。这里本来没有道,来的人多了,就滑出了一条雪道。

两旁的树下堆积了很厚的雪,中间的留出的雪道大约只有两三米宽,坡度不均匀,有时陡峭,有时平缓。

树枝在头顶上交错,萧景逸这样的成年人得弯腰低头才能过去,雪宝不用,他就算站直了举起手来也碰不到。

旁边休息的年轻人看到他第一反应是吃惊:“嚯,这才几岁,就开始钻小树林了。”

看他轻松穿过树枝,突然发现了真相:“原来这是给小孩子玩的,大人才是困难模式。”

而后,看他自如的避开一个树桩,紧接一个Ollie,跳下一个类似台阶的落差,拧板换刃,从一个雪包边缘绕过去。

几个人看得眼睛都直了:“我去,牛啊!”

“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

“这控板能力,够好多大人学一阵了。”

“小朋友,你开个班吧,我报名。”

然后大家看向后面的萧景逸,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的雪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