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大头朝下扣在盘子上,露出一片金灿灿的焦边,许是那焦边颜色|诱人又有趣,几个孩子才抢了起来,一人抓着一个,吃得格外香甜。
这几个孩子俱是娇生惯养的,平日里吃饭千哄万哄,那叫一个艰难,何时这般乖巧听话过,白老夫人见状忙叫来下人,命道:“让苏厨娘再做些包子来,就是那个黄焦焦的,少爷小姐们喜欢吃。”
“是。”下人领命而去。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后,婢女便端着新鲜出炉的水煎包回来了。
以为需要等个一炷香时间的白老夫人奇道:“哦?这么快就做好了?”
徐嬷嬷将两盘子水煎包放在餐桌正中,微笑道:“那位苏厨娘面醒得多,馅料调得也多,灶上烧着热水,手上动作又快,片刻的功夫便做好了。”
白老夫人连连点头:“怪不得呢,我还以为那苏娘子会什么法术,一下子将两盘包子变出来了呢!”
一席话又将大家伙逗笑了。
白老夫人自己也笑了一回,继续道:“这菜啊,还是一出锅就吃才香!皇上赏下的用贵重木材做得食盒再存温,也存不住这些好味道。”
“正是这个理。”徐嬷嬷道。
白老夫人又笑了两声,问:“那位苏厨娘在干什么呢?”
徐嬷嬷:“也在用暮食呢。”
“嗯。”白老夫人抬了抬手,爽快道,“赏!”
------
徐嬷嬷带着下人来找苏锦召的时候,苏锦召正和顺喜坐在院子里吃水煎包。
刚出锅的水煎包又香又烫,苏锦召和顺喜都是用指头尖尖戳着水煎包,一边吹气一边小口小口的咬,水煎包的魅力全在焦香酥脆的包子皮上,脆而不硬,又脆又香,鲜嫩多汁的馅料则是水煎包的灵魂,连皮带肉一口咬下去,大口咀嚼,那滋味真是要多满足有多满足。
顺喜吃相豪放,左右开弓,一手抓着水煎包一手拿着糖蒜,并时不时蘸取混合着辣椒油和香醋的蘸料,他越吃越饿,越饿越吃,一不留神就吃了六七个包子。
“嗝!香!”顺喜满足地道,“煎包可比蒸包好吃多啦,为什么只见人做蒸包,见不到人做煎包呢?煎包那个焦焦脆脆的边边真是深得我心,香香酥酥的,虽然只是个点缀,感觉却比整个包子还好吃!”
正捏着焦焦脆脆的包子边边吃的苏锦召笑了:“这大概就是物以稀为贵吧,包子老大一个,包子边只有细细一条,还容易碎了掉了,所以就觉得包子边比包子还好吃了。”
顺喜细想一番,揉着肚子道:“嗯,阿姐说得有道理。”
看着顺喜的动作,苏锦召忽然觉得自己也吃撑了,正暗下决定吃完手上的就不能再吃了,徐嬷嬷带着两个婢女走了进来。
苏锦召一愣,忙放下煎包在围裙上轻捻了一下油乎乎的手指,冲着徐嬷嬷叉手问礼。
“徐嬷嬷,您来了。”
徐嬷嬷笑得一团和气:“苏厨娘不必客气,我来是奉老夫人之命,给苏厨娘送赐礼来了。”
说着侧了下身,站在徐嬷嬷身后的婢女立刻走上前来,将两个锦盒递向苏锦召。
苏锦召与顺喜一人接过一个,惊喜道:“这是……”
“这都是老夫人赏下的。”徐嬷嬷道,“老夫人让我告诉苏厨娘,苏厨娘的厨艺很好,她老人家吃得很喜欢。老夫人说,苏厨娘日后就踏踏实实的在府上做事,若遇困难,只管开口便是。”
苏锦召知道这是主家的客气话,赶忙拉着顺喜一同躬身:“多谢老夫人赏赐。”
徐嬷嬷笑笑,未再多说什么,带着两名婢女离开了。
“阿姐,快瞧瞧老夫人赏了咱们什么!”徐嬷嬷一走,顺喜立刻猴子似的窜出来道。
苏锦召与顺喜一样,又开心又好奇,她与顺喜一同打开锦盒,低头看看自己的,又伸头看看对方的,看罢皆倒吸舊shígG獨伽一口冷气。
她的锦盒里装着一捧金瓜子,顺喜的锦盒里则装着一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