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1 / 2)

林巧枝客观道:“这个隐蔽性太强了,没有注意到也很正常,急冷油本身就分子量大且结构复杂,容易受温度影响。”

她其实也是有的放矢,就好像有些工件一到手上,就感觉不对了,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就开始拿着各种量具挑尺寸,一个个数据去量,肯定能把不对挑出来,而且,数学也是她的强项来着。

高辰在旁边听得是有点急了:“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代表可以否定是我们操作误差的结论了?”

“这倒是没错。”

高辰松了一口气,一阵欣喜。

卢当山却是开口:“但这也代表,目前的寻找方向可能又错了,我们还是没有寻找到问题根源。”他语气有点复杂,喜也不是忧也不是。

根子上,肯定是要以查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原则性目标的。

为什么领导明知道这条路如果走通了,有可能要承担一些责任,还是批准他们走这条路,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有道理,可能真是这里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没办法,只能盼着那三方真下点力气,即使出一点钱,也要把问题根子解决了,而绝对不能拖成一个烂摊子。

否则费时费力不说,即使最后争到了赔偿,那于国家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

高辰喜悦也是一僵:“那……先上报吧。”

是等一等,看看另外三方是不是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不想担责任,所以等着把锅扣实,再把真的维修方案藏在伪装的部分里。还是他们三方也确实不知道问题,真的就是找到这个可能性,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先测一测数据再说。

后面这个情况,其实是正常的。

因为排查检修,实际上就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每一次的尝试,其实说白了就是我怀疑你,先打三竿试一试。

否则的话,就会像是塔机那样,直接换模块了。

那另外三方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或者是某一方是前者,另外两方是后者?

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面可能藏着的弯弯绕绕和陷阱,林巧枝就觉得头疼:“行,先上报吧。”

到底要怎么处理,还是报上去让领导们头疼去吧。

“那要不要再算两份,佐证一下?”高辰连忙道,还从旁边的资料里拿出几份之前有关温度、黏度的数据记录表。

“也对,多方位验证一下。”卢当山接过来,很精准地把具体的数据挑出来,尤其是事故发生前72小时的车间操作日志簿。

林巧枝也是没有异议的,她本身复核的习惯和标准就很高。

这份数据就更庞大了,卢当山看着都有点晕,只能说他的天赋点,真的八成都点到化工上了,还是积极来帮忙。

林巧枝作为主力,带着把这一批数据处理完了。

看着高辰带着这些资料,满脸郑重的急匆匆离开,也不知道带去的消息,会不会让人精领导们太阳穴一突一突的跳。

林巧枝再回头看这庞大复杂的机械,都觉得顺眼起来。

多简单,多纯粹!

【作者有话说】

20个随机红包已发[比心]

120 · 她是坦克式推土机(二更)

林巧枝看着裂解炉。

觉得总得干点什么。

难不成傻等着?她最怕的就是人精开会,弯弯绕绕、绕绕弯弯,堪称九曲十八弯,一件事来来回回讨论,真的是参与一次烦恼一次,慢慢地,她就学会了强行接管会议节奏。

接管不过来的,说明她重要性不大,那她一般选择不参加。

就是知道,所以晓得肯定一时半会儿等不到结果。

林巧枝把目光投向卢当山。

人都来了,这么大一只肥羊式资源,不抓来干点什么,不薅两下,实在是浪费了。

那怎么利用呢?

接下来,她又要从哪个口子开始突破呢?

她只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