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的问题。
来得及在自己手上完成的项目,尽快高质量的收尾,不能完成的,认真交接和交代,把每一个潜在的风险和顾虑都说清楚。
然后,就是没完没了地和同事们聚会。
身边的年轻同事们,一贯信奉“work hard, play harder”的原则,所以宁筱曦最后两周,简直没有任何私人的时间。
宁筱曦这才发现,都说人走茶凉,但其实离职的时候,反而能看出人品和人缘。
很多同事突然冒出来,主动约宁筱曦,熟的,不熟的,简直什么部门的都有。有些人,甚至从前除了工作和宁筱曦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这回也坚持要和她私下聊一聊。
于是,关系浅的,一起喝杯咖啡;关系深的,则至少也要安排时间吃个散伙饭。同事们自发组织的告别仪式,搞了一场又一场。
这样也好,那场梦,终于在灯红酒绿青春飞扬的红尘俗世中,慢慢消散了。
这个周末,最后一场聚会,是和团队的成员们一起,下午先玩了密室逃脱,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然后找了个轰趴馆继续喝酒。
那个犯错的小姑娘举着酒杯过来敬酒:“Sunny 姐,”她的眼眶里闪烁着眼泪:“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这次要不是你……以后,谁护着我们啊?”
筱曦笑了笑,伸出手捋了捋她的长发:“不要这么想,以后,自己照顾好自己。到头来,每个人都还是要靠自己。你这次,吃一堑,长一智。所有的事,哪怕再小概率的风险,都记得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与客户沟通,也要注意用词,不要落人把柄。”
小姑娘频频点头,但还是哭了。
一个男生也凑了过来:“Sunny,你真够狠心的。可是,我觉得你的选择是对的。”
筱曦笑:“哟,是吗?”
男生点点头:“我看这个市场的大趋势,你去的地方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外企有时候在中国终究是不够接地气啊。我特别佩服你有这个勇气,未来,你那边有合适的机会,记得想着我们啊。”
旁边几个人一起点头:“对,要是你找我们,我们都愿意跟着干。”
筱曦抿着嘴乐:“那是个创业公司,规模小,风险大,可养不起你们这些大佛。等着将来吧……如果……”,说到这,她咽下了后半句话:如果我能长久地待下去再说吧。
聚会结束的时候,一个高大俊朗的男生喝醉了,坐在轰趴馆门口的长椅上,垂着头不肯走。
他不是筱曦的团队成员,而是隔壁技术部门硬跟着来凑热闹的。这个男生平时对筱曦团队的需求很支持,因此大家也都不拿他当外人。
筱曦走过去关心地蹲在他身前。
其他的人见状,立刻识趣地散了。
男生抬起头来,看着筱曦,欲言又止。
筱曦笑得眼睛弯弯:“干嘛喝这么多?我给你叫辆车吧,你家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