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藏对着长公主离去的身影遥遥一拜,独自走回了房里。

待李道藏回房合上门后,一个身穿青衣的人突然出现在了他身后:“公子,今晚的事情可还顺利?”

李道藏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书翻了几页:“今晚的事情很顺利,以后府里的事情应该用不着多费心了,那些下人应当也不敢过来。”

青衣人点了点头,掏出一封信递给李道藏:“师傅的信,公子先看看。”

李道藏接过信,抬眼看向面前的人:“玄朔,我说过,叫我师兄便行,特别是在京都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那位陆将军可还派了人跟着我呢!”

玄朔坐下来为李道藏斟了杯热茶,点头称是。

李道藏看完信把信递给了玄朔,玄朔将信用蜡烛点燃烧了。

夜里风大,风吹开了没关紧的小窗也带翻动了桌上的书。

李道藏若有所思的低头看向被风翻到的那页李氏王朝地图,望向小窗中框出的那片星空,那些星星可真是亮得碍眼。

如今棋局已成,几方执棋者,棋局的走向还未成定局。

玄朔默默站在李道藏身后为他添上一盏热茶。

第2章 进宫

翌日一早宫里便来了位公公宣李道藏即刻进宫。

长公主府的人没做好准备,管家连忙差人去唤李道藏,本以为来人会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却不料远远看到李道藏穿了一身藏青色的道袍,用木头簪子挽了个简单的发髻,迈着不大不小的步子走了过来,很是有一副仙风道骨。

管家又想起了昨夜的那一幕,顿时不敢轻视,主动迎了上去:“这位福公公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宫里有要事宣您,您快跟着去吧!”

李道藏朝着管家点点头,走到福公公面前问了声好。

福公公眯着眼睛点点头:“您既然来了就快些跟着奴才进宫,宫里面可是有好些大人等着您呢!”

李道藏跟在小太监的身后上了马车。

福公公有意在后边打量,能从李道藏走路的姿态看出来他这些年也是受过些训练的,并不像众人猜测的那样只是个被放逐关外的弃子。

马车晃晃悠悠的驶进了宫门,即便是进了宫,福公公也没从李道藏身上看出一丝一毫的局促感,他心里顿时有了底。

存了个卖好的心思在下马车前对李道藏透露:“今个儿宣您进宫是好事,只要陛下满意便不用管其他大人的意思。”

李道藏从小便听着如今这位的情报长大,得了福公公的口信便大抵猜出了今日进宫的意图,低声对福公公道了谢,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包银子塞给了福公公。

福公公笑眯眯的收下了银子,让驾车的小太监引着李道藏去议政厅,他瞧着李道藏面善,估计再从殿里出来他们这些奴才就得称上一声殿下了。

小太监引着李道藏到了议政厅殿前,李道藏一路上瞧着朱红的宫道,想起了这数十年在关外的经历。

一国之境,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君主不明,受苦的不过也只是最底层的百姓。

守在殿前的小太监先是通报了一声,才将李道藏放了进去。

李道藏进了殿内对着高台上的永嘉帝行了个拱手礼:“臣,李道藏拜见圣上。”

当今圣上重道,特意规定入了籍的道士可同文人一样,只管行道教的礼便是。

永嘉帝笑着让人给李道藏赐座,只是虚虚的扫了一眼:“不必多礼,多年不见,瞧着你倒是像你母亲,如今看起来倒也很是俊俏。”

永嘉帝自己先提起这桩皇室丑闻,台下坐着的大臣们望着这张脸却也想起了那位,不过长公主与先太子乃是一母同胞,这位小殿下和先太子长得像,倒也是情有可原。

李道藏顺势坐下,太监把位置安排得巧,旁边的还刚刚好是个熟人。

等众人都坐定后,一位老臣颤颤巍巍的开口,提起了今日要议的话题:“陛下,封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