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城今年冷的吓人,不仅意外地下了雪,雪还来得特别早,前脚立冬,后脚就下了起来,玉秋正在喝叶婆子熬的雪梨汤,抬头就看到窗口有细碎的影子不断落下。
寒潮来得汹涌,比过往几年都厉害,许多家冬衣没备够,一时间成衣店和裁缝铺的生意十分火热,周家的布料畅销得紧,好些平价的都卖断了货。
家里生怕玉秋被冷到,壁炉烧得不敢停,但屋子里封闭,待久了闷乏,玉秋每天都要去后院走走,权当透气。采云她们不放心,又不敢违背主人家的想法,只得帮他把帽子披肩小暖炉全部都带上。
巡宁冬天也下雪的,因此家中大多数仆人并不稀奇。但家中年纪最小的周启这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白花花的景色。
春珍在椿城请了个有名的摸骨看相的师父,帮周启算了个好日子,定下了生辰时候,选在秋天里,因此周启现在已经满了三岁。他在春珍的教育下能顺畅地说出完整句子,原先瘦瘦小小的,像个羸弱的小猴,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个头和体型都养好了,精气神瞧着也足,小小年纪手脚勤快,不用喊就会自觉帮着做些搬零碎物件的小事,是个老实肯干的孩子。
家里下人都很喜欢他,尤其是采云落月她们这些不负责洒扫的丫鬟大多是年轻姑娘,玉秋常见她们带着周启一起玩,他遇见了也不会说什么,偶尔还会分出一两块糕点,无视丫鬟们那套尊卑的担忧反对,让她们拿去给周启吃。
周启很喜欢这个性格温柔的漂亮夫人,但他不敢随便上前,阿娘和姐姐们都提醒过,夫人现在肚子里怀着大少爷,他能被允许留在周家,就因为老爷们打算将来让他伺候这个小主人。
她们生怕周启性子变得调皮捣蛋,耳提面命地强调他在家里的地位和作用,早早就在周启心中烙印下了这个小主人的重要性。
玉秋在檐下坐着,怀里放着只热乎乎的汤婆子,外面空气虽然冰凉,那也比整天窝在闷热的屋子里好多了。
他看着大片雪花落下,发呆吐息着,忍不住有些惋惜:下一次椿城下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上,但是现在的他确实不能碰这么冰凉刺骨的东西。
不远处周启戴着只很大的灰黑色帽子,穿着灰黑色的棉衣棉裤,正蹲着捣鼓什么,和洁白的雪相比,他就像颗落在雪地里的煤球块。
玉秋就这样盯着周启了一会儿,直到采云看看天色,出声提醒道:“夫人,雪下大了,咱们进去吧。”
一会儿怕是周锦宗他们都要回来了,要是被看到自己在外面,他们又会再三叮嘱,虽然知道这是为自己好,但玉秋对他们的担心已经听得有些厌倦了,闻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点点头:“好吧。对了,周启年纪小,也别让他在雪地里呆太长时间,小心着凉。”
“好的。”采云应下,仰头冲周启的方向喊了一声,“小启!太冷了,别玩了,快进屋暖暖身!”
玉秋又道:“你让叶婆子叶给周启弄一碗姜汤,一会儿进屋了带他去喝。”
“明白了。”
采云往屋子里走了两步,她不能离开玉秋那么久,只能跟守在里头的两个小丫鬟叮嘱这事,让她们去厨房一趟。玉秋听到她叫两个丫鬟的名字,便没再关注她们对话的内容,再转回头,就见周启捧着什么东西跑过来了。
他脸蛋冻得发红,双手往前一伸,说话声音也小小的:“夫人。”
他两只小手也像红萝卜似的,手心里捧着两个形状不规整的“人形”雪块,左大右小,并排放着,玉秋觉得他向自己展示作品的行为很是可爱,便好奇地问:“小启,这是什么呀?”
周启低下头,看着手里的两个雪人:“是周启和大少爷。”
“哦?”这倒是超出预想的回答,玉秋接着问,“那哪个是你呀?”
“大的是周启,小的是大少爷。”周启认真地解释,“周启在前面保护大少爷。”
玉秋心头一暖,生出几分玩笑的心情,故意为难他:“那万一出来的不是少爷,是双儿或者女孩,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