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事做的人即使放在其他时日也是些懒散的。但能来看热闹的,这样脸薄的人却只几个,其余的人根本没把里正的话放在心里,依旧笑嘻嘻地等着看热闹。
里正再生气,也无奈得很,难不成要一个个把他们撵走吗?
“里正啊,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我们几个正在说话,这秦大丫上来就打我,你看我,我这脸还怎么见人?就连我这头发都给抓散喽!”那妇人姓赵,大家都叫她赵氏。没等里正说完,她就抢先哭了起来,还倒打一耙,还直往里正跟前凑。
“停,你打住。说话就好好说话,往跟前凑什么?”里正满脸不耐,这妇人实在没点眼力见儿,打量谁愿意看她那张麻子脸哪?
赵氏只得一脸委屈地后退几步站住,转头却又得意洋洋地冲着秦雅笑,彷佛自己已经胜券在握。
“你怎么说?”里正问秦雅,说心里话,他不太信赵氏的话,她那张嘴也没有把门的,什么话都敢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六月蚊子遭扇打,只因嘴讨嫌。要是这次能让她长个记性,那他待会也不惧做个恶人。
“大伯,我来说吧。”陈氏心觉闺女还小,有些话恐怕她不好说出口,就接过话头,“就是天冬那孩子的事。那天老四和他姐好心救了天冬,哪承想这几天村里就有些风言风语。您也知道,大丫那次去县城是送绣活去的,她也怕寡妇家家的,会被人说道,就央着老四一起去的。就这样也没挡住这些人胡扯八瞎。当家的今儿一早出门就给碰上了,回家和我一说。我就和大丫出来看看,正碰上她们在那儿说呢,大丫她才十七,这些人怎么张得开口……”
“十七怎么了?谁知道背地里都干了些啥。”赵氏插进一嘴,“怎么别人出门都碰不上,单赶她出门时碰上了?这世上哪儿来那么多巧事?”
“那孩子都五六岁了,你良心让狗吃了,说得出这话?”陈氏顿时涨红了脸。她是个要脸面的,平时即使和人争辩也一句脏话都不会说。今儿这话还是她被逼急了才说出来的。
“咋的?敢做还不敢认哪?大家伙听听,这人是哪来这么大的脸?再说了人李家的昨天可亲口和我说了,那孩子才两三岁。”
赵氏不信,那李家的看起来老实得很,要不她也不能这么确信,“不光是我,当时可是有好几个人都听见了。
”
“住口!有一说一,别整那些没用的。你听谁说的是个两三岁的孩子?”里正喝止她,问道。
“就,就听李家的说的,她昨天就在村口看见的。”赵氏有些胆怯,别看她敢冲着陈氏喊,对着里正她可没那个胆子。
“把李家的叫过来。”里正没理会赵氏,转身吩咐儿媳妇。
9. 第 9 章 蜚语
李家的姓孙,村里人唤她孙氏的多,也有叫她李家的。孙氏被叫过来时,心里难免忐忑不安。
路上她问了几次里长儿媳,可人家那嘴着实是紧,任凭她怎么问也没透一丝口风,只瞧人面色不善,今儿这事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
她在心里把这几日的事体过了一遍,最终把这事着落在秦大丫那事上。最近些日子,她出门较少,仅有两日有闲工夫出去转。一次是去东边的牛婶子那儿串门,一次就是村口和赵氏闲聊。
知道是什么事,孙氏的心安定了许多,不管这事惹出什么幺蛾子,只要她打定主意不认,谁也拿她没辙。
现如今她在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因连生了三个女儿,男人和婆婆都对她有意见。秦家男丁多,李家又是外来户,平时她家根本不敢惹秦家,昨天她也是一时发昏,就顺嘴瞎掰掰了几句。
想不到那赵氏转头就把消息传了出去,现在还牵连到了她身上,想起刚才出门前婆婆那脸色,她这心就开始七上八下起来。
“里正,您找我。”还没到院门前,孙氏就扬起笑脸,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么做准没错。
里正儿媳在一旁看着,心里却冷笑:这也是个糊涂的,不管事情究竟咋样,大丫可都姓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