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犹豫了好久,终究还是说出了那个一直在回避的称谓,“让官家切记,一定切记啊!”

石守信深吸口气,凝视着他好半晌,重重点了点头。

四月初五,辰时。

西京,太极殿。

参加朝会的百官已在殿中站定,按照文武分左右两班。每班之中,又按照品阶高低自前至后排列,依次可见紫、朱、绿、青各色官服,华彩纷杂铺满了整座大殿。

依照惯例,每逢郊祭之后的朝会,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封赏群臣、百官颂扬、君臣互贺这些不变的环节,而气氛也会随着朝会的进行越来越热烈祥和,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国泰民安中圆满结束。

因此这类朝会开始前,殿中往往都会充斥着清畅松弛的氛围,百官或三三两两聚拢在一起,互致问候、谈天说地…或独自一人微笑站立,心情激动、翘首以盼…

然而今天,大殿中的氛围却明显与以往任何一次都完全不同。

许是因为西巡以来迁都的传闻一直悬而未决的缘故,又或是因为昨日五凤楼前民意太盛的影响,面对着洛阳期间可能是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甚至是最为激烈的一次朝会,每名臣子的心中都仿佛装着千斤重担,沉重不堪、压抑难支…

聚拢谈天的人不见了,轻松喜悦之色亦难寻,人人都垂手肃立、面色严峻…更有些,甚至额头上还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身体也在不住的轻微颤抖…

自打昨日,连绵月余的雨势神奇般的停了之后,晴朗的阳光再次回到洛阳。然而本该是旭日初升的朝气磅礴之象,却在这压抑的有如死寂一般的氛围里,显得十足异样…

阳光透过殿门和窗柩映入殿中,光影斑驳昏暗不一,让人情不自禁的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这里并不是清晨充满生机的朝会大殿,而是那黄昏之际血沁满地的死寂沙场。

尽管氛围诡异至此,但殿中却有一人与他人的反应尽数不同,正是立于左班一众文臣最前方的晋王赵光义。

此刻的他双目微闭,安详的面庞下呼吸沉稳绵长,从内至外都透着一副镇定自若,甚至是尽铢在握之状。

一些心细的臣子见状不禁好奇起来,开始猜想今天的朝会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便在此时,随着一声鈡磬,内侍以特有的嗓音宣道:

“官家到!”

第六十章 辞锋先战

一阵哗啦啦的声音,百官纷纷跪下。

赵匡胤由东北门进入殿内,登上御台来到御座之前,平静的扫视了一遍殿下众臣后,缓缓落座。

随着如常的一声“平身”,百官再次起身。

“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