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应,刘知信犹豫片刻后走上前来轻声提醒道。
赵匡胤这才收回注视虎捷军的目光,大手一挥。远处值守的军士随即放开阻隔,早就聚拢在那里的百姓们,一下子便涌到了城楼下的广场之上。
这些久居洛阳城的百姓,做梦也没想到能有一天在如此近的距离见到当朝天子,一时间纷纷失了神,昂起脑袋睁大了眼睛向楼上望去。
而赵匡胤也并不加任何干预,只是一脸慈爱的看着他们。
许久之后,直到一名老者突然高喊“万岁”,并率先跪了下去,其余人才意识到方才的失礼,惊慌失措之中赶忙跟着跪下,楼下顿时传来一片山呼之声。
声音持续了好久,广场上再次寂静下来后,赵匡胤才示意有司宣读诏书。
一名声音清亮尖锐的内侍走到楼前,郑重摊开手中的圣旨:
【门下制曰,大赦天下。
…
爰布溥恩,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
除十恶、故杀者不原,贬降责免者量移叙用,诸流配及逋欠悉放,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轻重,咸赦除之。
另,反逆、大逆、叛者,由皇帝亲理御裁,视情处之。
布告中外,体朕意焉。
宋开宝九年,四月四日。】
大赦诏书宣读完毕后,五凤楼上下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
本是人数众多、口杂不一的楼下广场瞬间陷入了落针可闻的寂静,而站满了王公勋贵、文武众臣的楼上,却在有司读出最后一句诏书之后,不受控制的发出了一阵低声喧嚣…
“哇…”
正当所有人震惊于诏书内容而无所适从时,广场的人群中突然传出了一声响亮的哭泣,正是先前那名领头下跪的老者。
他高昂着头看向赵匡胤,泪水已然打湿胡须:
“官家,官家啊…我辈少年时便遭逢罹乱,数十载来短寿王朝、残命天子不知见了多少,可谁能想到…,如今这满头白发、行将入土之际,却还能在故都躬逢盛世,得遇太平天子啊…”
此话一出,其余人等也纷纷垂泪悲戚。片刻后,那老者定了定神,再次高声喊道:
“官家,我朝气象万千,九州四海莫不感念天恩,大赦便罢,可何至于赦免反叛?!”
在众人的震惊中,老者继续呼喊道:“官家,倘若我朝今日还有人敢怀谋逆之心,则苍天在上、厚土在下,九州弃之,人神共愤呐!”
“九州弃之,人神共愤!”
“九州弃之,人神共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