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断难再成!
然这还不算完!
孙继宗紧随其后一番关于封驳的表态,更是彻底把迁都这事…
给拍成了死局!
为什么?
只因他的身份:门下省给事中。
门下省这个衙门,历史悠久,从隋唐开始,就与中书省一道成为了中央朝堂最为重要的两个机构。其职权除了掌管机要国政之外,还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
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其拥有封驳之权!
虽然门下省曾经权势滔天,但早已是陈年旧历…自本朝建立后,官家就对中央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今虽还保留着门下省这个官署,但其实际权力早已转移至中书门下,也就是被称作东府的政事堂。
而孙继宗这个门下省给事中,尽管理论上还可行驶封驳之权…但实际朝政中基本不会如此。所以平日里除了门下省自己,根本就再不会有衙门将其放在眼里,这也是刚才为什么许多朝臣不认识孙继宗的原因…
毕竟,作为大宋最顶尖的一伙人,谁会有闲工夫去结交一个花瓶衙门里的…透明人?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今天,在这场商议迁都的这场重要朝会上,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平日里无人问津的边角料,竟给了堂堂天子最后一击!
这只怕,即便让人在事先有所防备的情况下拼了命去猜,也断然猜不到还会有这么一手的杀招!
此时,刚刚完成了事件复盘的臣子中,已经有部分心细的人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这个孙继宗…好像也是几年前晋王推荐的!
完了!
完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匡胤完蛋的念头,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臣子心中迸发,并愈演愈烈、势不可挡!
尽管,今天的这场朝会,永远不会被真实的记录下来。
但其过程的一波三折,却足以载入史册、永世不黯!
围绕迁都一事,官家和晋王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先是官家一派的重臣焦继勋,打了个精彩的头阵。可随后,楚昭辅靠着捏出一个可怜虫李符,就逼得宰相沈义伦亲自下场。
再之后,楚昭辅又只是凭着漕运一个理由,就一下子压制了迁都一派所有的论断,甚至就连沈义伦,都被批驳的再难开口。
斗争由此进入了第二阶段:
官家亲自下场。
既然正面论争已无法继续,只好转换策略,官家直接借着当年开封粮草转运一事挑出了晋王。
虽然这一手立时将楚昭辅打的偃旗息鼓,可没想到晋王却是威力无比!
他一反常态,霸道回击,全然不复此前十余年里的温文尔雅、宽柔谦恭。
官家只好继续,挑明晋王反对迁都背后的一己私欲…
然而,再次出乎大家意料的,晋王却根本不予接招拆招,直接就让一千名虎捷军拿着刀说话!
在百官的战栗发抖中,官家再败!
第三阶段:
官家开始了最后的挽歌,第一次向所有人讲出了“开封为都,将会导致百年后国力疲敝”的深谋远虑。
然此时,晋王却已懒得再与他纠缠…
不仅如此,甚至就连最后的体面,他都不想留给这位英武天纵的大宋开国之君!
不想留给这位从小就视自己为血浓于水、不可割舍的哥哥!
除了拿出“在德不在险”的虚言来占据所谓“道德”的高地外,他还要先后祭出李怀忠和孙继宗这两支“钻心箭”,誓要将赵匡胤在这个世上的声名彻底磨灭!
李怀忠这支箭,是要用众叛亲离、军心离散打来掉赵匡胤作为一个军人永远的骄傲!
孙继宗这支箭,是要用刚愎自用、倒行逆施来抹去赵匡胤作为一个君主最后的尊严!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终是想明白了这些之后,百官们小心翼翼的抬起头,依次看向最前方的赵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