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心翼翼收拢衣襟,起身来坐定,有些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缓和当下的气氛。
她总觉得二人之间的关系经过这些日子似乎越来越......暧昧。
但是现在放妻书还没到手,她从名义上来讲还是徐砚青的妻子,那她和徐颂......
神思烦乱,姜渔摸摸索索从几案上捉起茶盏,往嘴边送了一口。
思索着要怎么开口。
可对面徐颂却眉眼淡淡地瞥了过来,唇角轻轻勾起,语调轻快:
“那是我喝过的。”
“噗---”
姜渔一口茶水就喷了出去。
第176章 怀疑
徐砚青已经在濯雪斋外徘徊了两日。
这几日那个念头反复在他的脑海中打翻又重建,一次又一次地拷打着他的思绪。
到底是不是他想多了?
想起那日他搜寻了整整半日,终于四下打听得知了那马三爷的去处,却又在城门处遇到梁大学士的情景---
当日暴雨如注,徐砚青的车马紧急赶向城外,他知道以他的本事,怕是寻不到姜渔了,心里也急了起来。
正犹豫要不要派人去向小叔求救,在城门处遇到了从城外赶回来的梁大学士。
“梁大人?您这是?”
“徐三公子?”
梁丛举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皱眉看向他以及他身后那一群带着木棍短刀的家丁。
“你这是要去哪儿?”
徐颂这个侄儿行事越来越偏颇,看到他阵仗这样大,梁丛举免不了担心他又闯出祸来。
徐砚青拱了拱手,“梁大人,我夫人被人劫持了,我正要去救她,您今日有没有见到我小叔?我想......”
梁丛举抬手打断了他。
“你回去吧,你小叔已经将姜渔救下来了,你无需担心。”
说着梁丛举夹紧马腹,不准备再和徐砚青在这大雨中继续废话了。
“小叔?......姜渔?小叔怎么知道姜渔遇难了?”
可是梁丛举已经骑马远去,根本来不及解答他这句飘散在雨中的疑问了。
......
接下来两天,姜渔都没有回府。
小叔的人派人回府递过话,将事情的始末大致讲了讲,说姜渔生病被就近送去京郊的庄子上休养了。
府中祖母和几位伯母都表示很理解,而母亲则被关了禁闭。
但是徐砚青却始终觉得有些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所有理由都很合理。
可是......
可是姜渔是他徐砚青的夫人啊!
姜渔出事母亲只告诉了自己一人,自己身为姜渔的夫君,救姜渔的人应当是他!
也只能是他!
可是为什么是小叔?!!
还有之前他在宫里修书的时候,姜渔和祖母去弘善寺做法事遇到流民,也是在城外巡防的小叔正好遇到了她,救下了她!
这一切也太巧了吧?!!
他记得小叔从前从不管小辈的事情的,当初大哥和大嫂两人感情不好,刚成亲的时候,大哥被大嫂都从卧房打出来了,鼻青脸肿地去小叔的濯雪斋告状。
小叔什么都没说,就把大哥轰了回去。
可是自己不过是和姜姝.....咳咳。
小叔就要让自己和姜渔和离......
还有,他记得他和姜渔刚成亲的时候,小叔那晚是很讨厌姜渔的,可是后来......
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小叔帮姜渔出气,说自己行事不端,对不起姜渔,让自己和姜渔和离。
后来小叔还从私产中拨了铺子出来给姜渔,补偿自己那次认错容好......虽然姜渔没有要。
后来小叔还......屡次救姜渔于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