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他掰开了揉碎了,从各种角度分析王熙凤,我从中受益很大。但是我觉得还是能用自己独特的角度,为大家提供比较新鲜的见解。讲王熙凤,我重点讲她扫雪拾玉。
有人一定会疑惑了,王熙凤扫雪?说前八十回里,哪有王熙凤扫雪的镜头?高鹗续的后四十回,也没有王熙凤扫雪呀。她还拾玉?拾哪门子玉?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我先不把我的根据抛出来,先跟你稍微温习一下,第五回里,关于王熙凤的册页上的图画和判词,对王熙凤的命运走向,是怎么预言的。那画大家都记得,是冰山上一个雌凤。冰山象征表面巍峨坚硬的贾氏家族,会经不起烈日的炙烤,雌凤当然就是王熙凤,一旦冰山融毁,她必同归于尽。判词呢,使用了拆字法。关于王熙凤的这个判词,特别能体现出拆字法的妙处。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就是把繁体的“”字拆开成为两个字。“末世”与画上的冰山正好对应。第二句“都知爱慕此生才”,说明曹雪芹虽然写了她很多罪恶,王熙凤做了很多坏事,不雅之事,但是总体而言,算得一个巾帼英雄,一个女中豪杰,作者对她不是全盘否定,甚至于对她还充满了欣赏和肯定,并且也相信读者对于这个艺术形象,到头来还是会爱慕惋惜。特别是写她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的丧事,把她的管理才能、杀伐气派、鞠躬尽瘁、游刃有余,描绘得淋漓尽致,在那一回最后,干脆发出这样的赞叹:“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判词底下这一句,也是典型的拆字法,但不像“凡鸟”那么好懂,历来读者有争议,叫做“一从二令三人木”。最后一句叫做“哭向金陵事更哀”,预言王熙凤最后的结局,是死在哭向祖籍金陵的路途中,那可能要超出我们现在所讲的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这个情节单元了,这个以后再说。
现在专门来探讨一下,什么叫做“一从二令三人木”?这一句,实际上概括了王熙凤和贾琏他们二人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一从”,从前八十回我们看出来,贾琏是一个怕老婆的男子,对强悍的王熙凤基本上是依从的。第二个阶段叫做“二令”,就是由于王熙凤做了一些亏心事,被皇权宗族追究,她的气焰高不起来了,她和丈夫贾琏的关系,就从她让贾琏服从,变成贾琏向她发命令,她得服从了。到第三个阶段,更凄惨了,叫做“三人木”,这是拆字,什么叫“人木”?一个单立人,一个木,休字。什么叫“休”啊?过去男子把自己的妻子强行地解除婚约,休妻,叫休了。所以王熙凤她最后是被贾琏给休掉了。
这在前八十回里是有伏笔的,凤姐过生日,贾琏去和下等女人偷情,暴露了,“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她闹得很凶,还打了平儿,风波平息之后,李纨见到她,李纨本是一个很平和的人,说话很少尖酸刻薄,在凤姐泼醋打人之后,李纨见到她忍不住说,你居然伸出你的手打平儿,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你给平儿拾鞋也不配,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这就是一个伏笔,预示八十回后,贾琏把王熙凤休了,跟平儿的地位互换了。
平儿本是一个通房大丫头,什么叫“通房”?就是男女主人行房事的时候,她可以在旁边,在男女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她可以参与,这是过去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一种符合当时规范,但我们现代人会觉得是畸形的一种现象。
王熙凤被休,应该在上一个情节单元里就写到。忠顺王奉皇帝命令来查封荣国府前夕,整个府第内部已经乱作一团。首先是“官中”乱了。“官中”就是府里的管理中心,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府第的财政。每个月,总账房会把从贾母、王夫人、李纨,到所有公子、小姐,以及赵姨娘、周姨娘,还有那些服侍他们的丫头们的个人津贴当然数目按等级,上下差距很大叫做“月银”,一打总地交给王熙凤,由她具体发放到各房各处。王熙凤拿到那些银子以后,她不马上发下去,她派亲信仆人拿去放高利贷,当然是短期的高利贷,期限越短,利息就越高,有的商人临时需要一大笔流动资金,无法筹措,就可以向王熙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