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首,第十首叫做《梅花观怀古》,这首最重要,写来写去,薛宝琴就写到她自己了。梅花观和蒲东寺一样,是文学戏剧作品里写到的地方,说成古迹有点牵强,但是宽泛而言,算作古迹也无妨。薛宝钗刚看到她堂妹的这十首诗的时候,对后两首装愚守拙,意思是历史上无考,不如另作,林黛玉就打圆场,说戏里演过的,李纨支持了黛玉,说确实大家看戏听书都熟悉了,而且原来没有那样的地方,后来人们造出来附会,也是可能的,于是就没让宝琴另写后两首。
这首诗咏的梅花观,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里,为女主人公杜丽娘建造的一处道观。对于书里的这群公子小姐来说,《牡丹亭》也算得一出老戏了。《牡丹亭》里有一段故事,表现梅花观里来了一个书生,叫柳梦梅,他在那儿拾到了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美女,他就拾画叫画,引出美女杜丽娘的游魂,详情我不细讲了,总而言之,他就爱上了画上这个女子,而且发现这个女子已经死去,就埋在梅花观里,他设法把这个女子从棺木中取了出来,这个女子就恢复如生,他们两个就形成一个好姻缘了。薛宝琴就据此写了这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作为灯谜诗,它的谜底是团扇。诗句表面咏叹的是戏里的故事,细一推敲,哎呀,句句都是在暗示薛宝琴她今后的命运啊。注意:“不在梅边在柳边”!当然,这个句子不是曹雪芹生造的,《牡丹亭》戏词里有这样现成的一句,作者汤显祖写这一句,他是为了说明书中的女主角杜丽娘,到头来要跟柳梦梅结合,因为柳梦梅名字里面既有柳字又有梅字。但是,曹雪芹把这句引在这里,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想透露出薛宝琴的归宿,她嫁给姓梅的了吗?她最后是在梅翰林儿子身边享福吗?不是。那么她不在姓梅的身边,在姓什么的身边呢?“不在梅边在柳边”。《红楼梦》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姓柳,谁啊?柳湘莲。前面我引了薛宝琴咏红梅诗里的句子“流水空山有落霞”,告诉你意思是她漂泊到江南以后,遇上了“落侠”,就是流落在江湖的侠客,我还告诉你书里有“红楼四侠”,四侠里有位就姓柳,到这最后一首怀古灯谜诗,就明确地写出来,薛宝琴到头来是与柳湘莲结合了。那么他们邂逅结合的中介是什么啊?是一幅画,“个中谁拾画婵娟”就是这个意思。
前八十回里有没有跟薛宝琴相关的名画出现过啊?是出现过的。记得吗?第五十回,写贾母到大观园赏雪景,忽然间山坡上出现了薛宝琴,后头还站着一个丫头小螺,抱着一个梅瓶,非常美丽。众人就赞叹,说这比贾母屋里挂的那个《双艳图》还漂亮。《双艳图》根据书里交代,是明朝一个大画家仇英仇十洲的作品,在清代那也算是一幅名贵的古画了。贾母当时说,画上的人也没有雪中的宝琴美丽。
八十回后,会写到贾母先死,然后贾家被查抄,在抄家过程当中,贾母房里这一幅《双艳图》,应该是被抄了,但是大家知道,负责抄家的从主要官员到次要官员,到底下这些衙役,都是很贪婪很刁滑的,都会借机中饱私囊。这幅《双艳图》最后就没有能够归到忠顺王府,被人偷出来了。画上画的是美女,“婵娟”,有人立刻想起宋代苏东坡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婵娟”不是说月亮吗?在古代,婵娟既是形容美女也是形容月亮,或者你可以把两个印象合起来,就是像明月一样美丽的女子叫婵娟。
那么《双艳图》怎么会促成了薛宝琴和柳湘莲的姻缘呢?“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可见这当中有一个丫头起了作用。和“小红”一样,“春香”也是以往对丫头的泛称。那么具体到书里情节流动中出现的那个丫头是谁呢?应该就是小螺。作为薛家的丫头,在四大家族被皇帝治罪的时候,她也会随着薛家遭到打击,她可能跟别的许多丫头仆妇一样,被忠顺王搜罗到忠顺王府里,后来又被忠顺王赏给了府下面的随从。这个随从在查抄贾家的过程当中就私匿了《双艳图》,小螺后来发现了,她当年肯定听说了人们对雪坡上她和薛宝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