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远远地送到那里去埋葬也是没有理由的。若说那里有曹家祖坟在而尚未发现的可能,雪芹又有归葬祖茔的必要,特别是他家属也有运送其灵柩绕城北而东行的经济能力,那么,殡葬前在京的诸亲友又岂能不告知,何至于草率得如同就地掩埋战骨饿殍?这也是绝对说不通的。三、曹雪芹死后葬于西郊
曹雪芹既殁于西郊,即使将来能考出通州有曹家墓地,雪芹身后萧条,也必然无力归葬。故伴其亡儿孤魂同葬于西郊故垄该是情理中事。敦诚挽诗有“鹿车荷锸葬刘伶”句,其用意除说雪芹生前好饮外,实兼喻其不拘礼俗的洒脱人生态度,恰似刘伶对人说的“死便埋我”。这也可视作雪芹死后就地葬于西郊的一个旁证。
有一首吴恩裕几次提到过的敦敏诗,被收入《熙朝雅颂集》而未见于《懋斋诗钞》残本,吴恩裕认为诗是写曹雪芹的,我信。题目为《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诗云:
秋色招人上古墩,西风瑟瑟敞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