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曦问道:“谁?哪个沈家?”

“就是沈贵太妃的娘家,舞阳公主的外祖家。当年沈贵太妃要是生了皇子,王太后……”

她没说下去,莫晨曦明白,王太后那会的劲敌是沈贵太妃。王太后娘家不给力,沈贵太妃可是翰林之女,沈家在文人圈可是占有一席之地。

“谁知道以后哪,皇上成亲还得三四年,就算成亲,谁也不能确保稳坐皇后之位。还是我们官小,我家老爷要是三品官,女儿有资格进宫,那我就要睡不着了。”

莫晨曦也庆幸何文彦品级不够,就算她认识王太后,自己女儿也不够格入宫。

没那个头脑,入宫就是入坑。

赵夫人叨叨一堆走了。

莫晨曦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种植红薯方面,种下去十多天还没见出苗。

莫元季有些着急,挖出一颗见有芽出来,又埋进去。

莫晨曦没种过红薯,不知道多长时间出苗、多长时间收获,只能和父亲天天盯着。

莫老太太来过,见父女俩看着那块空地发呆,表情严肃,她也不敢多问,问多了丈夫会嫌她啰嗦

她回去交代两个儿子把酒楼经营好,别让老父亲操心。

一个多月后,那片空地破土出苗了,莫晨曦激动的热泪盈眶。

其实她心里也很忐忑,这漂洋过海这么久,又是远古的农作物,能不能种出来她没有把握。

只要能出苗,那就成功一半了。

那块地只有他们父女俩才能接近,分成五块,每一块的浇水次数不同,还有一块是施了肥,不敢全部施肥,万一烧死了呢?

等到秧子长到二十多公分,就开始扩充地移栽,也就能凑一亩地。

莫晨曦住在庄子里何家人知道,她也会让王妈妈隔几天给何家送点菜,毕竟儿女毕竟还住在何家。

最主要的她也想知道何家的事儿,如果儿女没住在那,她才不管何家有什么事。

所以知道小莫氏把蒋老太太哄得挺开心,何汕洛是何家和她的住宅两边跑,何老太太住在她那里,何汕桥每次书院休息也会回到她的住宅。

何汕洛也不犯傻了,每次都会和堂弟同住,为的是让堂弟指点他的学问。

何老太太来找过莫晨曦,想把孙子何善桥的户籍安在何家,今年的八月想下场考举人,免得还得回相州。

何文彦目前身体这个样子是没法出面了,莫晨曦就带着何老太太去了赵家,拜托赵大人帮忙。

这对于赵大人来说不是难事,最主要和善桥的学问好,他要是能中举,那就是少年举人,也是一大荣耀。

何老太太这么着急让孙子下场,是想着如果孙子中举,哪怕和薛家的亲事不成,也好在京里另外定门亲事,只是一个秀才身份不够看的。

何静宜和赵家的亲事,也定在了腊月,如今的何家,主子也就几个人,何静宜出嫁之后小莫氏也能接手了,就算何文彥回京城住,也是多个人吃饭。

安太医过阵子就会来给她把把脉,对于莫家父女对那块地的看重很好奇,回宫后给王太后说了。

王太后想着等种出来,就知道怎么回事,无非多个新鲜的食材。

紧接着就是八月初六,聂家的乔迁之喜,这一次聂家并没有静悄悄,而是在八月初八摆了宴席,聂家兄弟在京城没有什么人来往,全是王景烨操办。

莫家和莫晨曦会去,她一出现,见过她的女眷吃惊,听说过何家老太太对儿媳不好,也不能把儿媳虐待成这样?

黑瘦,手伸出来像自家厨娘的手。

王太太心疼的握着她的手说道:“你看你,为了大长公主的交代,你也太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了。”

不知道的人不知道是啥交代,还和含山长公主有关系。

莫晨曦说道:“既然殿下这么信任我和我爹,总是要精心打理,目前长势不错,等到收获我给大嫂送来一点尝尝。”

王太太说道:“我一直盼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