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公主是姜太妃之女,今年十一岁,比周驸马的儿子罗子真小一岁多。
可是,皇上怎么就这么儿戏般赐婚了?
她去见皇上,没等开口,皇上说道:“母后,我是临时想起,母后不是正考虑庆安妹妹的亲事吗?她嫁过继给罗家的那个,也不亏。姜太妃总是发愁庆安妹妹嫁到人多的家里应付不来,刚好罗家人少,那小子总是记在姑母名下,说起来是庆安妹妹得了便宜。”
说完还微笑道:“当年姜太妃可没少让母后生气。”
王太后忍着心里的不快说道:“我从来没把她们放在眼里。”
意思就是谈何生气?
皇上旨意已经下了,过多的她不能说,免得伤了母子和气
王太后知道,皇上这个赐婚是做给她看的,皇上现在想逐步脱离她的掌控,慢慢的从小事开始。
她以前想着,等皇上成亲后几年,能够完全独立处理朝政,她就退到后宫教养儿孙。
也给皇上暗示过。
可是皇上还不到十三岁,他就等不及了,是他个人所想,还是背后有人教唆?
她之所以选中钟翰林的外孙女当皇后,让钟翰林继续当皇上的先生,是因为除了那个原因外,钟翰林没有野心,教书也是一板一眼。
要查查皇上其他的先生。
王太后毕竟是皇上的亲生母亲,她不想相信是自己儿子有想法,但愿是受了别人的蛊惑。
周家知道这个赐婚,让周信安重复了几遍他和皇上说的什么,皇上又说的什么
然后,周家几人坐在一块儿分析,这到底是太后的主意还是皇上的主意?
姜太妃更是气的连摔了好几次枕头,要是摔茶杯茶壶传到太后那会连累自己的女儿。
她的女儿庆安公主虽然是庶出公主,但先皇子嗣少,每个公主都有封号。
女儿是皇家尊贵的公主,尚驸马,就尚一个身份不明的杂种?
虽然周驸马的儿子已经过继,是可是亲爹亲娘,是含山大长公主和周驸马。
姜太妃觉得这是含山大长公主故意羞辱她,是大长公主求的赐婚。
娘家弟媳被含山大长公主打了的时候姜太妃已经知道,气得她又把弟媳招进宫,狠狠骂一顿。
碍于侄女要进宫她没打弟媳,最主要是弟媳的娘家兄弟有个庶女,长得十分美貌,会用丫鬟的身份陪着侄女一起进宫。
后宫的事谁也说不着,没准皇上能看上那个庶女呢?
等赐婚的消息传遍京城,很多人家都大松一口气,谁都知道王太后不喜姜太妃,谁也不想让家中子孙给庆安公主当驸马,那不是得罪王太后吗?
皇家可着周家一家祸祸,好,太好了。驸马之家,名不虚传。
还有一个舞阳公主,将来最好也尚了周家子孙。
莫晨曦知道这些事,又是赵夫人来庄子给她说的。
赵夫人首先吃惊她像农妇,心疼的拉着她的手。
“怎么成这样了?你看看你的手,都粗成啥样了?身子还没好透,要做什么让外人去做,可别累着了。”
莫晨曦说道:“没事,天天干点活,人也有力气,比之前好。大夫也说循序渐进,总不动弹越来越虚。”
赵夫人这才放心,“你在庄子里听不到外面的事,最近可热闹了,各家宴会也多了,我婆婆连着请了几次客,就是想听听别人都说什么。”
她把事情说了,莫晨曦惊叹大长公主的胆大妄为,她为了罗玉兰还真做到了。
“你说宫里给庆安公主定了大长公主的儿子,是为何?有人说是大长公主临走时求了王太后。我婆婆说不可能,大长公主不会看上姜太妃的女儿,以前她没少给姜太妃难看,姜太妃最怕大长公主。”
莫晨曦对以前的事一无所知,但是她见过大长公主,觉得大长公主做事如此痛快,看不上的人她不会主动求娶。
更何况她名下的儿子又变成了罗玉兰的儿子,就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