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2)

备着,总归是用不上,封了吧。”

既然是些不重要的蒙童书籍,无需收拢归还,封殿即可。

管维首回用了金印紫绶,封了德阳殿前殿。

李宣望着四处紧闭的朱红大门,一道道大门前都贴着封条,整座北宫都透露出一股“闲人止步”的气息。

陛下与他,具是闲人。

封了前殿,管维心下略安,一行人回了寝殿,便问李宣来意。

前一桩已然无法挽回,只能说后一桩小事儿。李宣道:“陛下说北宫缺人手,让奴婢拿着名册来给夫人挑,若是仍有不足的,只管说来,定让人办得妥帖。”说着,将名册递给了谨娘。

管维接过谨娘递来的名册,并未翻开,问他:“我回宫后,一直没有见着钱明,他何时回来当职?”

李宣迟疑了,陛下并未交代钱明的去处,他虽不清楚发生了何事,隐约也听到风声,钱明办事不力,被陛下处罚,观管夫人之神色,仿佛无甚要紧。

管维叹道:“你去跟陛下说,让钱明回来吧,若说有错,我的错更大些。”

去睢阳时,王寂就带着他,办事并无差错,可见是个机谨之人,跟在她身边后,便犯了错,许是跟着的人不对。

听管夫人揽过于自身,李宣不能不应下,心里却想着:钱明看来是个有造化的,有管夫人替他说情,八成能免罪了。

说完钱明之事,管维翻开了名册,密密麻麻许多人,名讳,籍贯,所司何职,差事办得好坏,录得很是详实。

一时之间,她也没有头绪,虽然帮着阿娘管过家,但是家里的人口婢仆,跟宫里规模没法比。

她不欲添置太多人,又担忧王寂借故说她管得不好,插手进来,还是依循旧例,不出格不出错便可。

将名册翻至最后,列了一长串手艺匠人,初时有些疑惑,往下看去,想起大梁那夜,他抱着自己行那孟浪之事,她久未承欢,难于容他,身子疼得厉害,还要听他说如何给孩子做泥塑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