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就掀开了帘儿往里看。梁堇请她房里坐,她道:“沾了一脚泥再踩脏了你的地儿,娘子收拾收拾,往俺家去。”

梁堇和她一道往周家去,走在路上,瞧着这婆子,心里说:“我与这婆子也算交熟了,何不许她几贯钱的好处,教她在李氏跟前,替我说一番话,好打消李氏的心思?”

她心里这麽琢磨,不一时,来到周家门上。先往后头刮干净了鞋,才往正房去。

进了房里,见到李氏,与她道了万福。

“快过来坐。”李氏笑容满面地招呼她。梁堇过去坐下,问她:“昨日娘子几时回来的?”

“大娘子不舍我走,留那说了会子话,俺们又去主簿家听了唱才回来。昨儿你怎麽走了?我回来寻你不见。”

梁堇这几日在周家,都是和李氏的丫头屏儿一块住。

“原想等娘子回来,可一想,娘子在外头得人缘,一时半会不来家,我就先回去了。还没问娘子,昨日的菜拿去,人嫌不嫌?”

李氏道:“惹的好些人夸,徐相公夸你鱼做的好,还与俺家押司打听你是哪家的灶人……等几日我领你过去。”

梁堇知道,她在这东边要有名儿了。

“若不是娘子抬举,哪有这样的造化。”

李氏就爱听她这样说话:“也是你敬我,菜又做的好,搁别人,我想帮,不是块材料,拿去还丢我的人。”

这梁堇不往这里来,哪能有这等契机。李氏借她去要宠,梁堇借她去走道,幸她有一二本事,还能入几人的眼儿。

若无李氏主动寻过来,还不知她要再费多少心思。

问清李氏哪一日过去,梁堇便要家去,临走,寻见唐婆子,小声对她说:“大娘,后日去我家里坐一坐,有话与你说。”

日子过得快,唐婆子晌午过来的,梁堇拿了饭来,陪她在房里吃了饭才说事。

“大娘替我说成这事,便是解了我的烦恼,我与你三贯钱使。”

婆子见有好处拿,便说:“还得是娘子,大相公家虽有势,可规矩也严,要是过去,不得早晚听人使唤,看人的脸子。

倒不如留在这外头自在些,我早也想劝你,可怕你骂我这糟婆子,才没说。”

婆子的口风变化之快,恁是体察人的心意。你要是有钱,又肯拿出来几个,不愁没有婆子这样的体贴人。

说罢,婆子又问她要几个肉菜过年,梁堇道:“你能说成,给你几个菜也可。”

“我管教娘子顺心意。”

“大娘要说,赶快些去说,再有五日,她便要带我往徐家去做席了。”

这厢婆子回到周家,先往正房去瞧了瞧,见妇人这会儿得闲,便扯了话来说。

“前些天我回咱家去,瞅见那刘氏穿一件红缎子新袄,她凭啥穿?有新衣,也该教咱家大娘子穿,她算个甚麽东西。

可怜咱家大娘子还穿着以前的旧袄,身上没半块新布……”

妇人的老娘和妾一直不对付,妇人没少为这事恼她爹。早说把妾赶走,她爹不舍。

“你就没打她?”妇人听得火大,又怪婆子这会儿才和她说。

婆子怎麽敢打,那妾在李家受宠,不是一日两日了。妇人见自个的娘又受了委屈,恨的不成。

“你去叫屏儿来,教她回家,去给我打那刘氏,再把俺老娘接来住。”

且不说屏儿坐驴车回李家,如何打那老妾,如何接妇人的老娘,只说唐婆子怎麽劝动李氏改心意。

李氏使丫头过去打人还不解气,在房里恼了好大会儿,婆子见她脸色阴阴的,就没敢说。

至晚间,屏儿把老娘接来,妇人说她:“你就恁没本事。”

“你有本事,你怎麽不替我卖了她。”老娘与女儿顶嘴。

妇人气的冷笑:“不该让丫头去接你,你窝囊的不像样儿,在那教人欺的屁不敢放一个,来到我这,怪有脾气。”

老娘嫌她说话难听,转身上驴车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