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世人说他得国不正,哪有什么正不正的?都是成王败寇。

皇帝轮流做,凭什么非得姓奉的做?

不留着这条命苟且偷生,非要跳蹿出来“复归正道”,那便怨不得他先下手为强了。

使臣带着魏朝封赐的旌节、敕告等物,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半月过后,使臣回到密室里,崇敬地向他禀告:“朝阳公主大逆无道,抗旨不遵,我方死士已取得其头颅,恭请太上皇观之。”

元赫启匣观之,头颅被垫在折叠的旌节之上,沾着一片枯萎的花瓣,其貌平平无奇。使臣在一旁嘲笑:“公主望之平平,身边倒有一名司棋的红裙侍女,真正是风华超俗。”

元赫当时醍醐灌顶,怒而拔剑,杀死了这个有眼无珠的使臣。

不知她出于什么考量,居然乔装避过了这一劫,元赫坐在使臣的尸体旁边,注视着剑上的血迹,一边神游,一边衡度,心下无缘无故的很是震动。

朝阳似乎与自己的想象有所出入。

她竟与奉羲那个蠢货不同?

他不由得高看了她两分,难得少有地,生出爱惜后辈的情感来。

他决定把对奉瑾的处置变动一下。

余光瞥见长孙还在侧畔等待自己的答案,元赫吐出一口气,接续地说了下去:

“我早料到那些藩镇使不会甘心称臣,只是懒得逐个收拾,现在他们聚成一块儿,正好一网打尽,以儆效尤。朝阳与其勾结,无异于自取罪咎,她毕竟为故人之女,我不想赶尽杀绝,如果可以,你尽量把她带回来吧。”

又睨了长孙一眼,“记住,必须要你这个未婚夫。换作项知归那样的将领,大张旗鼓,搞得阵前俘虏似的,多不成体统。”

元睢静静地倾听,没有多说什么,只觉得在这样幽冷的月夜里,一辈子功过纠缠人人敬畏的祖父说了这么一番话,使他好像被一种沉重压迫着,额头不自禁地渗出一丝冷汗。

久久,他勉力恢复意志,轻轻逸出了一声叹息:“是。”

【??作者有话说】

魏魏兮若高山,原句是巍巍兮若高山,此处有意谐音处理。

太极宫未被火烧之前,叫做大明宫。

14 ? 请君入此雁门瓮

◎朝阳公主长于诡诈之道,殿下不得不防。◎

塞北原来的驻军,不能抵敌朝阳之势,眼下退驻雁门关。

雁门关,东临峻岭,西靠崇山,地势险隘难攻,乃是塞北边防第一重门户。倘若此关亦破,叛军将完全撕开塞北防线,向着大魏的心腹之地长驱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