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这张照片跟了兰玉许多年,后来和他母亲留给他的那把旧琵琶里剥下来的那张小画一起收藏着。里头放了许多东西,有李鸣争送给他的脚镯,有李聿青送给兰玉的枪,兰玉正式进入大学时李明安送给兰玉的钢笔。箱子上了锁,除了兰玉,没有人知道。

李鸣争三人是十余年之后,钥匙弄丢了,寻了开锁匠来打开时无意撞见的。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第121章 番外十七 归途

1

京中局势瞬息万变,各方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已是常事,连内阁的阁员都一茬接一茬地换。李聿青跻身浪潮中心数年,毫不意外地,这一次被波及了。

对此,李聿青早有所预料。

他于危险有种野兽一般的敏锐,这种敏锐,帮着他躲过了许多次危机。

李聿青当即立断地选择了外放,自请离开了北京城。这也是李家三兄弟商议过后的决断,说是商议,其实早在察觉出有人盯上李家盯上李聿青的那一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舍弃了李聿青的仕途。

李鸣争、李聿青、李明安三人性情迥然不同,骨子里却都流淌着李家人作为北方巨贾的决绝果断。

李老爷子去了之后,曾有许多人等着看李家的热闹。毕竟即便是外人,也知道李家三兄弟不和,尤其是李鸣争和李聿青。李二爷性子桀骜不驯,李老爷子还在,尚能压制一二,李老爷子一走,他未必肯居于李鸣争之下。

李明安也非好相与之辈,李三爷少年时声名不显,众人只知他年轻气盛,尤其是读大学时“胡闹”过一阵。如今展露锋芒,比起他两个早已盛名在外的哥哥,竟也不遑多让。

即便是亲兄弟,未必不会有兄弟阋墙。

他们都在等着看李家分崩离析。

可没想到,在李鸣争手中,李家竟稳固如初,没有发生一点豪门遗产相争的热闹。这让很多人都有些遗憾,又有几分惊异。

李聿青狐朋狗友没少交,觥筹交错间,几杯酒下肚,有人替李聿青不平,说李鸣争凭什么压他一头,很有几分撺掇他分家自立门户的意思。

李聿青靠在椅背上,闻言扯了扯嘴角,迷离的灯光笼着他的眉眼,多了几分阴郁。

那人见状挨过来,大着舌头对李聿青说,兄弟说的都是真的,李二,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凭什么你爹死了,什么好处都让你大哥得了去。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家中兄弟相争本就是寻常事,喝多了几杯,什么话都往外吐。有和李聿青一般庶出的,家中被嫡兄把持着,自己什么都得不到,更加义愤填膺。

李聿青喝了一口酒,慢吞吞地说,李鸣争到底是我大哥。

一旁有人笑了,说,李二,你什么时候这么仁义了?

一人激进些,道,自古以来名利场无父子,更不要说兄弟了,你们李家那么大家业,难道你就甘心都拱手让人?

李聿青喝尽手中的酒,抬头看了那人一眼,招了招手,那人醉醺醺地凑过来,李聿青说,不甘心啊你把李鸣争弄死,要多少钱,老子给你多少钱。

那人听着,喝酒喝得泛红的眼睛对上李聿青嘲讽的眼神,后背一凉,酒气都散了几分。

他脸色微白。

李聿青丢开酒杯,说了声不玩了,就径自走了。

出了声色犬马的应酬之地,天已经黑了,晚风一吹,李聿青登时就清醒了几分。他晃了晃生疼的脑袋,一旁闻今扶住李聿青,叫了声二爷。李聿青说,回家。

闻今应道,是。

李聿青自然知道那些纨绔子弟想干什么,有喝酒喝昏了脑子的,也有居心叵测的,李家生意做得大,堪称北方巨贾,暗里不知多少人盯着,莫说商界,就连政坛都有人瞧着这个兜金的金袋子。平心而论,虽然李聿青并不喜欢李鸣争,却不得不承认,在经商一事上,李鸣争的确比他有天分。李聿青也不喜欢经商。

他们兄弟再不和,那也是家里的事,由不得外人说三道四,多加算计。更不要说他们身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