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春天的探春改革。
因为凤姐生病,探春暂时代理大观园。她推出了经济改革,却因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利益的矛盾从底层开始,其实背后都跟主人关联。纷争不断,大观园开始不安宁了。
第二件,夏天宝玉过生日,这个节点非常重要。注意,这是全书盛极而衰的分水岭,包括大观园,也包括整个贾家。
第三,贾珍的父亲贾敬暴亡。从秋到冬,故事的叙述空间转到宁国府。情节断崖式跌落,由此引出尤二姐和尤三姐出现,但是接下来的几个月,姐妹俩各自为感情,相继含怨自杀。
第三年:凋零与败落
如果说尤氏姐妹的悲剧还是局部的,发生在宁国府;那么进入第三年,悲剧开始转入荣国府,并且家族矛盾爆发,引发了整体性的悲剧。
所以,第三年的主题是:凋零与败落。
这时候你发现,前一年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背后都是主人之间的矛盾。
贾赦夫妇和贾政夫妇,兄弟妯娌之间,已经貌合神离。
邢夫人和继子贾琏、儿媳王熙凤,矛盾已经公开化。
赵姨娘和王夫人之间的嫡庶矛盾,暗地里早就是你死我活。
其实,最终矛盾的核心指向宝玉,指向贾母。贾府的关系,已经层层冰冻。
矛盾的激化直接导致家族内讧,终于演化为抄家。一夜之间,大观园里鲜花败落,青春凋零。
宝玉的丫鬟晴雯被驱逐,然后悲惨地死去;宝钗迁出大观园以自保;迎春出嫁,但婚后饱受折磨,不久于人世。探春也即将出嫁。几个重量级的丫鬟也纷纷被驱逐。
宝玉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这个十五岁少年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天地间真有这样无情的事!
小结
情节庞杂的《红楼梦》,其实可以分成前后两段,前大观园时代,你记住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的矛盾,记住一丧一喜两件大事,主要脉络就清楚了。
至于作者最花笔墨的大观园时代,其实只有三年,主题从繁华到争端再到败落。
如果对《红楼梦》比较熟,你会发现我串联的这个故事线,是漏掉了前两回的。
那么,你觉得《红楼梦》直接从林黛玉进贾府写起行不行?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不行! 因为,喜欢=熟悉?意外。如果宝玉一上来就说:“这个妹妹好像在哪见过。”就只有意外了,你要先有个前奏先铺垫让他们熟悉一下,然后再,天下掉下个林妹妹给这样就会真的更喜欢了。 总之,喜欢=熟悉?意外
下一讲,我们聊聊贾府的空间布局和在空间的人物情况。
划重点
大观园的第一年,就像一幅国画里的卷轴长卷,题目是《诗酒行乐图》。
根据红楼梦文本的内容,整理了一个更加详细折的表格可以供大家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