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1)

以这个情节为核心,宁国府的主要人群,秦可卿、她的丈夫贾蓉、公公贾珍、婆婆尤氏等等一一出现。

在这儿多说一句,秦可卿,她在金陵十二钗里位列最后一位,而且她的形象带有风月的象征意义,她早早过世,是金陵十二钗里唯一一位没赶上大观园时代的。

秦可卿的丧事刚刚结束,紧接着就是一件大喜事从天而降。

什么喜事?宝玉的大姐,贾元春,入宫多年,忽然消息传来,因为受皇上恩宠,被封为皇妃。

这件喜事让故事的重心立刻转回了荣国府。这故事节奏,真是一环扣一环,一口气都不让你歇。

贾元春晋封皇妃,让贾家不光是贵族之家,更一举成为皇亲国戚。其实,贾家在此之前,已经呈现出衰败之象,但这件喜事,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而且,更加荣耀的是,元妃要回家省亲。为了接驾,贾家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专门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这就是后来的大观园。终于,到第18回,在元宵节的晚上,迎来了元妃娘娘驾临。

好了,到这稍稍停下来,梳理一下,从第3回黛玉进贾府,直到元春省亲的这个元宵节,两组姻缘,两件大事都有了,而且,金陵十二钗里没露面的湘云、妙玉来了,贾元春也在省亲当晚也惊鸿一现。

也就是说,在大观园到位以后,十二钗也集合齐了。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启了。

果然,紧接着,元宵节一过,春暖花开,元妃娘娘一道旨意,宝玉和姐妹们,奉旨住进了大观园。从这个节点开始,直到第80回,就是为时三年的大观园时代。

大观园时代

别看只有短短三年,这可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在现存的80回原稿里,占了超过70%的笔墨。所以,我把这部分文本,叫《红楼梦》的核心文本。

到了这一段,你会发现故事一下子变得更复杂了,人物特别多、信息量特别大。不过你别慌,三年大观园时代,我也给你概括一下,关键词就是“三春”。

整个贾家的命运,当然也包括贾氏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的命运,都是在三春将尽的时候水落石出的。这样,三春的三段主题也呼之欲出了。

第一年:爱情与繁华

第一年的故事,主题概括起来就是,爱情与繁华。

总共30回的笔墨,都放在了这一年时光里,你就知道,这一年情节密度有多大!

打个视觉的比方吧,就像一幅国画里的卷轴长卷,题目是《诗酒行乐图》。姐妹们在园里建诗社、开螃蟹宴、写海棠诗、写菊花诗,下雪的时候赏雪、咏梅花,还有个刘姥姥来凑趣。

红楼最重要的故事线宝黛相思,就是这幅长卷里最动人的场景。小说最美的片段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就发生在这一年。

第二年:争端和伤逝

但是,怡红院里有见识的丫头小红,说过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不,进入第二年,主题就变成争端和伤逝。争端是因为利益冲突;伤逝,因为已经开始有死亡发生。

三个事件,穿起了第二年的这两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