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1)

曹雪芹看没看过“样式雷”的设计稿?我不知道,但这张设计图真的存在。

小结

《红楼梦》的手法就是这样,虚虚实实,让人目眩神迷,又欲罢不能。

主要人物的居室,都不是闲笔,而是跟主人的心性气质交相呼应。这种居所,都是有灵魂的居所。

划重点

人物的居室,跟主人的心性气质交相呼应。这种居所,是有灵魂的居所。

思考题

你对中式家居古典风格有什么思考吗?

说说你的想法吧,期待看到你的精彩见解。

说完了居室,下一讲,我们再探一探《红楼梦》居室里的器物。

参考答案:

1.贾母房子的大与黛玉潇湘馆的小,这二者的对比让我不由得想起《道德经》里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形的地方给了便利,无形的地方发挥作用。贾母房子空间的大(这是无),用大气的家具来充实(这是有)。而黛玉的房子小,放不了多少东西(这是有),但它放了很多书,用书香(这是无)来反衬潇湘馆的小。

2.探春和宝玉房子的设计,有密有疏。探春秋爽斋的格局是打通隔断,这背后隐喻了房主人的大胆创新,与后来探春的改革,这更像是一种伏笔;而宝玉的房子就像个迷宫,各种巧妙和机关,也在隐喻着迷失。这多半也是个伏笔吧。 不过,引发我思考的还不是这些,是作者曹雪芹根本就是个查理芒格说的多元思维的人。如果他不懂穿、不懂吃,不懂住,他怎么可能让一部小说有这么多信手拈来的精彩。惊叹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各种专业的钻研。

3.《红楼梦》中丰富的家居细节呈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俗气的摆阔,而是自然的生活流露,它涵盖了那个时代所用到的大部分家具用材,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巨富之家的家具形态,演绎了南京红木文化的变迁,其中涉及的知识浩如烟海。每件家具都是有情感、有温度的,再现了南京文化的发展历程,演绎了南京红木文化的历史变迁。从这一点来说,是今天中国的新富阶层都达不到的高度。那个时代的唯美、精致、典雅,真值得现代人回味的……

? 第七讲、《红楼梦》的中式器物美学

第二板板:生活美学

第七讲、《红楼梦》的中式器物美学

这一讲,我们说说《红楼梦》里面器物之讲究和人们对器物的迷恋。

我先给你讲一个小例子,第37回,刚入秋,大观园的池塘里出了新鲜的菱角和鸡头米,袭人要派人送去给史湘云尝鲜。

她特地用白色的缠丝玛瑙碟子盛了,然后再放进掐丝盒子里。这样,湘云收到礼物时,打开盒子,第一眼就会看见,剔透的白玛瑙,衬着水灵灵、红艳艳的菱角。

如此的赏心悦目,送礼的人、收礼的人两下欢喜。

你看,对器物的讲究,已经渗透到贾府的上上下下,简直进入毛细血管了。

对器物的喜好从何而来?

现代社会有个词叫恋物癖,随着社会的日渐富裕,大量的物质涌入每个人的生活。

据说,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如果一件一件点数的话,家里总有上万件东西。就这样,人们还是每天不停地往自己的购物车里加着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