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再做个蠢货了。
在和黎匀橙刚认识的那段时间,两人因为一见如故,在短短的几天相处里就几乎分享完了各自的重大人生经历。
姜颜林因此知道了黎匀橙的那段堪称“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初恋,和她后来的每一段病态却又无法避免重蹈覆辙的恋爱。
黎匀橙倒是已经和这些事情和解, 除了对那时候翻脸不认人的前任还很难消解以外, 大部分的经历都已经被她当作故事来谈论。
说完这些,她自然会好奇一句:“那你呢,你第一个喜欢上的女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也在很小的时候吗。”
姜颜林觉得,大概是黎匀橙给她太多共鸣,又或者,在不知根知底的人面前反而更愿意分享过去,所以几乎没有多迟疑,就给出了答案。
“她是个对我很好的人, 尽管我对她很坏。”
细数姜颜林后来的每一段感情经历,哪怕将朋友之间的那些包含在内, 她也找不出一段能比这更坏的。
人的愚蠢之处好像就在这上面尽数展现,对你最好的人,承受了你最糟糕的一面。
姜颜林不觉得在这样的事情上,道歉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就像十八岁那年的圣诞节,彻底改变了她对圣诞节这三个字的感知,往后再如何粉饰太平,也早就失去了意义。
在寥寥几次的午夜梦回,辗转难安的清醒梦里,翻来覆去地反刍的,始终还是她在电话那头沉默半个世纪那么长之后,失去所有情绪的一句
“姜颜林,你真行。”
但许多许多年之后,姜颜林试图从她那里寻找一个曾经憎恨过自己的痕迹,不知是为了公平,还是为了偿还。
却一次次的,得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变过的答案。
“我讨厌过你吗?我怎么不知道。”
短信里短短的一句话,让姜颜林在很长的时间里失去了回答的能力。
她说从来没有讨厌过。
哪怕她们曾经无数次争吵,冷战,又和好。
哪怕一次次的因她而难过,受伤,失望,甚至逐渐心灰意冷。
哪怕这整整十年来,姜颜林始终仗着那一份底气,在任何时候想起她,便拨出那个号码,像个没事人一样再汲取她给的温柔。
她也说,从来没有讨厌过。
“那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呢?”
黎匀橙不明白,因为在她的观念里,连不喜欢的人都可以在一起,喜欢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错过。
尽管她这么问,也只是一种明知答案却不肯服输的固执。
姜颜林那时候笑了笑,谈论这件事的心情已经再平和不过,就连那些犯过的错,她也都可以坦然地面对。
“因为在那个年代,弄清楚这种喜欢的性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少在十年前的中国,大部分人都不明白,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在一个相同性别的人身上感受到的,想索取的,想回应的,到底是什么。”
起初她们都不明白。
当周围的人都是女性,也时常有两个女孩的关系亲密到远超所有人的关系时,她们之间的那些朝夕相处和过界的距离,显得是那么的正常。
以至于时间久了,谁也没有意识到,她们的日常点点滴滴,开心的支点,冷战的结点,矛盾的根源,和一次次的想要靠近所以靠近,一切的一切,早已和恋爱中的伴侣没有差别。
会因为你和另一个人关系亲密而难过。
会因为你给我的特别分享给了别人而嫉妒。
会因为得不到你的陪伴,甚至没被你察觉到这种需求,而暗自神伤。
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是恋爱。
却也没有一个人,逃脱掉这一场无名的恋爱。
“那后来呢?”
黎匀橙听得有些难过,不知是想起了过去,还是她本身就具备着天然的共情能力,让她能感受到藏在平静话语下的种种。
姜颜林到这时候想起那些过往,也还是会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