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礼节来对待董贤。董贤从孔光处归来,皇帝听说孔光如此恭敬,很感欣慰,于是提升孔光的两个哥哥为大夫常待。从此,董贤的权力已经与万人之上的皇帝相比肩了。这个时候,汉成帝的外室王氏一家已有些衰败了,只有平阿侯的儿子去病,曾做过太子手下的侍从官,所以得到一些恩宠。等到哀帝由太子即位为皇帝,便提拔去病为侍中骑都尉。哀帝因为王氏家族已无人有爵位,为报旧恩遂而亲近去病,并且把去病的弟弟王闳招为中常侍。王闳的岳父叫萧咸,是前将军萧望的儿子,长时间做郡守之官,因病而免,又转拜为中郎将。去病和王闳两兄弟并肩而立,英俊洒脱,董贤的父亲董恭爱慕这俩兄弟,很想和他们结为婚姻之好,便让王闳为董贤的弟弟驸马都尉董宽信求聘萧咸之小女为妻,萧咸惶恐万状,不敢接受这份联姻,私下里同王闳说:“现在董贤为大司马,册封文书中竟写了‘允执其中’的字样,这乃是尧让位给舜的言词,那里是任命三公的传统礼数,老人们见到这等话,那一个不心寒胆惧。这哪是咱们这种普通人家所能攀附的啊!
”王闳也是个聪明人,听到岳父萧咸的这番议论,为大醒悟,于是回报董恭,婉言谢绝了这段婚姻,一再深深替萧咸表达对董氏的谦逊之意。董恭自感其中的真意,长叹不已,说:“我们董家做了哪些对不起世人的事情,以至于让人们如此畏惧!
”言语之中,很不高兴。后来,皇帝在麒麟殿置设酒宴,董家父子亲属等同宴而饮,王闳兄弟两人作为侍中和中常侍也一同出席。皇帝已醉,趁酒兴得意地看着董贤,笑着说:“我很想效法尧让位给舜,你看如何?”王闳向皇上进言道:“天下是汉高祖刘邦打下的,并不是陛下您一人具有的。陛下承继刘家宗庙的大业,应当传给刘氏子孙,乃至无穷。皇帝统治国家的大业,甚为重要,天子不应有戏言!”皇帝听了,默默不语,脸上满是不悦之色,左右的臣仆全吓坏了。于是把王闳赶出麒麟殿。以后再也不让王闳服侍酒宴了。
董贤家院刚刚落成,本来这座宅院修得十分坚固,但是,宅院最外面的大门无缘无故地塌了,董贤感到很不吉利。果然,数月以后,哀帝驾崩。太皇太后召见大司马董贤,在东厢殿接见了他,问董贤哀帝的丧事如何料理调度。董贤内心悲伤忧乱,无法回答太皇太后的问题,只能脱帽连连谢罪。太皇太后说:“新都侯王莽,以前做大司马时曾办理过先帝的丧事,很明白其中的各种礼仪。让王莽来帮助你吧。”董贤不断叩头,表示感谢。太后派使者把王莽召人京城。王莽一到京城,便奉太后的旨意鼓动尚书弹劾董贤,罪名是:在哀帝病时没有很好地给予治疗。下令禁止董贤进入司马府中。董贤不知这是为什么,站在大门前,脱官帽,赤双脚,向内谢罪。王莽派人带着太后圣旨,在大门前宣读判理董贤的文书,大意为:“一段时期以来,一陰一一陽一风雨不调,天灾人祸,百姓蒙苦。三公之任,是辅佐朝纲的三支鼎足,缺一不可。然而身为三公之一的高安侯董贤却不理朝政,不懂治国。作为大司马,却驾驭不了众将之心,本身又毫无抵御外敌、安抚边远的才能。因此收回董贤的大司马印绶,罢官贬他回家。”这道圣旨,一夜之间使董氏一家贬为平民。董贤和他的妻子当天便自杀而死。家人慌忙连夜把他们掩埋起来。王莽怀疑其中有诈,让法律部门奏请打开董贤的棺材,拖到狱中诊断查视。王莽接着又说服大司徒光奏报新皇:“董贤性情奸巧邪佞,得以封侯,父子专权,兄弟并宠,接受了许多赏赐,治建了大片宅第,营造坟茔,效法最高规格,同皇帝没有二致,花费钱财无数,国库由此而空虚。董氏父子,骄横不可一世,以至于根本不讲做臣子的礼数,受到恩赐也不致谢。二人的罪恶全都昭示于众人面前。董贤自杀伏法,他的父亲董恭等仍不感其过失,仍然用沙金画棺材,涂上了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面还镶上了金银打制的日月之像,穿的是玉片做的衣服,四周是珍珠满缀的棺壁,葬事之尊崇无以复加。董恭等人幸免于诛,已是宽大了,不能让他们呆在中土。
臣下我请求批准没收董氏财产。那些因董